新生儿脑瘫四大雷区千万别踩!


早产儿脑瘫会导致早产儿脑部受损 , 进而出现一些方面的功能障碍
早产儿脑瘫是一种在出生后1个月内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 , 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 。可伴有智力低下、惊厥、行为异常或感知觉障碍等 , 并需要除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及正常小儿一过性的发育落后 。
但往往因为父母对早产儿脑瘫这一种疾病的不了解从而导致出现了治疗误区 。以下的四种便是最常见的:
误区一:早产儿的家长见到孩子翻身、趴卧、坐、立、走等运动发育落后于其他的正常同龄儿时 , 往往会简单地认为是早产原因造成的 , 孩子会随着自然生长发育慢慢地恢复 , 常常采取“观望、等待”的态度 。
误区二:有的家长虽然发现孩子在半岁前有不明原因的哭闹、吃奶差、过于安静 , 以及受惊吓时出现身体打挺等现象 , 但只是简单地认为孩子年龄小 , 身体弱 , 是不是感冒了?是不是消化不好?是不是传染其他疾病了?
误区三:家长发现小儿在运动中出现不正常的姿势时 , 常常以为是孩子骨骼与肌肉出现了问题 , 而贻误了就诊时机 。
误区四:一旦经过医生确诊孩子为脑性瘫痪时 , 家长往往最先采取的态度是盲目地四处求医 , 盼望通过常规的“打针、吃药”来解除患儿的运动功能不良状态 。
【新生儿脑瘫四大雷区千万别踩!】小编总结:父母应了解早产儿脑瘫的基本特点 , 并且在发现宝宝出现一些类似脑瘫的症状时 , 无论是否确定都要及早带宝宝上医院进行检查确诊 , 以免耽误了宝宝最佳的治疗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