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兼治 让小宝宝和口水说再见

婴儿流涎,俗称“淌口水”,中医称之为“滞颐” 。正常的流口水又称生理性流涎 。婴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唾液腺尚不完善,加上不会调节口腔内的液体,流口水是很正常的现象 。随着乳牙的出齐和月龄的增长,口腔深度增加,唾液的分泌量也会逐渐转为正常 。这时,流涎也会自然停止 。
生理性流口水
病理性流涎是指婴儿不正常的流口水 。大人们经常因宝宝好玩而捏压其脸颊部,可导致腺体机械性损伤 。腮腺有损伤的小儿,唾液的分泌量大大超过正常儿 。婴儿患有口腔疾病,如口腔炎、黏膜充血或溃烂,或舌尖部、颊部、唇部溃疡等,也可导致流口水 。婴儿流口水,常常打湿衣襟,容易感冒和并发其他疾病 。
为什么宝宝会有流口水的现象?
流口水对小宝宝来说是正常现象 。刚出生的小宝宝,由于只吃母乳或奶粉,而这些食品对唾液腺的刺激不大,宝宝分泌的唾液就很少,此时宝宝一般很少有口水流出 。但是4个月以后,吃了米粉等含淀粉的辅食,刺激唾液淀粉酶的分泌,再加上此时有的小宝宝还喜欢吮吸手指等,更加重了唾液腺的分泌,而宝宝的口腔小而浅,吞咽功能又不健全,不会把流出来的口水咽下去,所以口水就“漫过大堤” 。同时,长牙也会刺激唾液腺的分泌,导致口水增多 。等到宝宝的学会吞咽以后,口水自然会减少 。

流口水的好处和坏处
口水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
1、润滑作用:当宝宝刚长牙的时候,牙龈组织难免有肿胀疼痛感,而牙尖又比较娇嫩,此时宝宝流出来的口水可以起到润滑的作用,防止牙齿周围发炎症状的出现 。
2、清洁作用:宝宝流出来的口水可以保持口腔潮湿和清洁,也可以对宝宝刚长出来的小牙起到清洁的作用,防止蛀牙的形成 。
【内外兼治 让小宝宝和口水说再见】3、促进作用:口水可促进宝宝味蕾的发育,从而提高宝宝的食欲;也可促进嘴唇和舌头的活动,使宝宝尽早会说话;更可促进吞咽动作的成熟与完善 。
坏处
1、不招人喜欢:宝宝经常流口水的话,不仅会把脸弄得很脏,衣服上也会很脏,浑身湿嗒嗒的,让人看了都不喜欢 。
2、皮肤受损:由于口水偏酸性,里面含有一些具有腐蚀性的消化酶,宝宝的皮肤又比较稚嫩,所以一旦口水流出接触到宝宝的嘴角、脸颊等部位,时间长了就会出现发红等症状 。
通过内外治宝宝流口水?
内治法
(1)良附丸,每次3克,每日3次口服 。或理中丸,每次3克,每日3次口服 。或参芪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次口服 。或香砂六君子丸,每次3克,每日3次口服 。治法:温补脾阳 。用于婴儿脾脏虚寒之流涎,表现为口水多而清澈,色白不稠,大便不实,小便清长 。
(2)黄连胶囊,每次2粒,每日2次口服 。或鱼腥草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 。或蒲公英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 。或甘露消毒丹,每次3克,每日2次口服 。清泻脾热 。用于脾经蕴热之流涎,表现为口水多而稠黏,浸湿胸前,进食时更多,伴有面色潮红,大便偏干,小便短少 。

宝宝流口水的食疗方法
食疗法
(1)生姜2片,神曲半块,食糖适量 。将生姜、神曲、食糖I司放罐内,加水煮沸即成 。代茶随量饮,或每日分2~3次饮服 。有健脾温中、止涎的功效 。
(2)炒白术9克,益智仁6克 。加水煎取药汁,频频当茶饮 。有健脾化湿、温中止
(3)薏仁50克,生山楂10克(鲜的更好),水650毫升 。文火煮1小时,浓缩汁 。
(4)绿茶1到2克,白术10~12克,甘草3到5克 。后2味水煎取汁,加入茶叶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