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课堂:新生儿黄疸高的家庭护理

新生儿黄疸高在家应该如何护理?宝宝出生后,爸爸妈妈们总想把他们带回家 。生理性黄疸是足月宝宝通常出生后2—3天后开始出现,持续4—6天,在生后7—10天内逐渐消退 。而病理性黄疸是凡黄疸出现过早,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程度过重,持续时间过长或黄疸退而复现都属病理性黄疸 。
严密观察
黄疸的发生一般是由于血液中一种叫胆红素的物质增加 。
      新生宝宝的肝脏未发育完善,未能很好地代谢血液中增加的胆红素,导致血液中胆红素含量增加而引起黄疸 。先是面部变黄,然后巩膜也变黄,接着是在身体上出现 。一般皮肤变黄的程度较轻,而且手掌和脚掌很小出现 。精神和食欲没有明显变化 。
有些母乳喂养的新生儿胆红素的浓度往往比人工喂养的要高,20天左右或更长的时间才能消退,这种黄疸被称为母乳性黄疸 。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大脑损伤,不需要特别护理 。如果你的宝宝基本与母乳喂养相似,精神好,吃奶好,就不必过分焦虑,只有当黄疸特别严重时,以及宝宝的精神状态不好时,该考虑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多因血型不合或感染等因素引起 。
黄疸多在24小时内出现,进展快,程度重,孩子一般情况不好,可出现嗜睡、饮食下降、抽搐等现象,会造成脑细胞损害,后果较为严重 。但是一般病理性黄疸发生率很低,不要紧张 。
严密观察
      1、生命体征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及有无出血倾向,尤其在蓝光照射时,加强监测次数,注意保暖,确保体温稳定,及时发现呼吸变化并积极处理 。
2、神经系统:主要观察患儿哭声、吸吮力和肌张力 。从而判断有无核黄疸发生 。
3、大小便观察:大小便次数、量及性质,如存在胎粪延迟排出,应予灌肠处理,促进大便及胆红素排出 。

健康教育
4、处理感染灶:观察皮肤有无破损及感染灶,脐部是否有分泌物,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
5、补液管理:合理安排补液计划,及时纠正酸中毒 。根据不同补液内容调节相应的速度,切忌快速输入高渗性药物,以免血脑屏障暂时开放,使已与白蛋白联结的胆红素也可进入脑组织 。
健康教育
      1、使家长了解病情,取得家长的配合 。
2、对于新生儿溶血症,作好产前咨询及孕妇预防性服药 。
3、发生胆红素脑病者,注意后遗症的出现,给予康复治疗和护理 。
4、若为母乳性黄疸,嘱可继续母乳喂养,如吃母乳后仍出现黄疸,可改为隔次母乳喂养逐步过渡到正常母乳喂养 。若黄疸严重,患儿一般情况差,可考虑暂停母乳喂养,黄疸消退后再恢复母乳喂养 。
5、若为红细胞G6PD缺陷者,需忌食蚕豆及其制品,患儿衣物保管时勿放樟脑丸,并注意药物的选用,以免诱发溶血 。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发病原因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所决定,胎儿出生后由于血氧分压突然升高,红细胞破坏很快,产生较多胆红素,而新生儿肝酶活力低,无法清除过多的胆红素,因而发生黄疸 。

生理性黄疸症状
另一方面,新生儿黄疸多发生于母乳喂养的孩子,因此,母乳中的化学物质和激素是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又一原因,但这种黄疸多为生理性黄疸,对新生儿没有危害,应鼓励母亲继续母乳喂养 。
小儿生理性黄疸症状有哪些
1.生理性黄疸轻者呈浅黄色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干,巩膜亦可黄染,2~3日胆红素后消退,至第5~6日皮色恢复正常;重者黄疸同样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呕吐物及脑脊液等也能黄染,时间长达1周以上,特别是个别早产儿可持续至4周,其粪仍系黄色,尿中无胆红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