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脑疫苗小常识 你都了解吗?

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夏秋季流行经蚊子传播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其临床表现为:潜伏期为5-15天,症状以高烧、乙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效措施
乙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效措施 。流行性乙型脑炎又称日本乙型脑炎,简称乙脑 。乙脑疫苗并不属于计划免疫范畴,而属于群众自愿自费注射 。
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夏秋季流行经蚊子传播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其临床表现为:潜伏期为5-15天,症状以高烧、惊厥、昏迷为主要特征,病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起病急,主要表现:全身不适、头痛、发烧、常伴有寒战,体温38℃-39℃,严重者高达39℃-40℃ 。几天后中枢神经感染加重,出现意识障碍,如神志恍惚、昏睡和昏迷、惊厥或抽搐,颈项强直,受影响肢体出现麻痹,有的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恢复期:如治疗不及时病死率高达约10%-20%左右 。部分病人(约30%左右)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痴呆、半身不遂、精神失常、记忆力和国家免疫程序规定基础免疫共注射两针,出生后满6月龄的宝宝开始接种第一针
      乙脑疫苗的注册时间和有效期
乙脑灭活疫苗:国家免疫程序规定基础免疫共注射两针,出生后满6月龄的宝宝开始接种第一针,7-10天后接种第二针,1岁半至2岁龄(18月龄至24月龄)及4岁时各加强免疫一针,6岁时再加强免疫一针 。对于流行地区的宝宝,应对于6岁以下乙脑免疫史不详或未按免疫程序全程接种的宝宝进行应急接种 。
乙脑减毒活疫苗:1岁龄时接种第1针,2岁龄时加强免疫一针,7岁龄时再加强免疫一针 。发热、急性疾病及严重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和既往对抗生素有过敏史者以及对过敏性体质的人均不可注射 。
乙脑疫苗的注意事项
【乙脑疫苗小常识 你都了解吗?】1、疫苗接种应在流行季节前一个月完成 。
2、接种前应询问量否有过敏史 。
3、认真、仔细检查疫苗的质量,若液体疫苗有混浊、变色、异物、曾经冻结,均不得使用 。
4、应备有1‰的肾上腺素,以备发生过敏性休克时急救用 。
5、液体疫苗临用前,每5毫升疫苗中加入0.1毫升的亚硫酸氢钠溶液,混匀后可把疫苗中的甲醛中和掉,能减轻注射疫苗时产生的疼痛 。
6、接种乙脑疫苗一般无反应,个别有发热、头晕等症状 。如有皮疹者应注意观察,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对症治疗 。
乙脑疫苗的方法
每瓶0.5ml,8月龄和2岁儿童注射0.5ml,含乙型脑炎活病毒不低于5.4lgpfu,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进行皮下注射 。
乙脑疫苗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全身反应
首先表现为发烧 。轻度为37-37.5度,中度为37.6-38.5度,39度以上为重度发热 。除此之外,部分宝宝可伴有头痛,头晕,全身无力,寒颤,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等,以上反应一般多在24小时之内消退,很少持续3天以上,如果重度发烧可服用退烧药,一般体温恢复到正常后,其他症状也就消退,如果高烧不退或有其他异常,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
局部反应
一般在预防接种后24小时左右出现,接种部位可出现红,肿,热痛等现象 。反应比较重的可引起附近的淋巴结,淋巴管发炎 。注射部位肿大的硬结范围又分为轻,中,重 。轻的直径小于2.5CM,中的在2.5-5CM.超过5CM为严重反映,这时反应可持续数小时 。如果局部红肿较重,可以热敷(卡介苗接种后红肿严禁热敷) 。早晚各一次,每次5分钟左右 。并要勤换内衣,避免破溃后感染,如局部感染可涂紫药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