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聪不聪明 出生的时候就知道

一个感觉敏锐、反应迅速的婴儿常常很聪明 。在你抱他时,你会感觉到这一点 。如果他似乎避开某个东西,那就表明他能区分什么是让他感到愉快的,什么不是,这也就是心理活动的开始 。婴儿越敏感,也就越容易得到满足 。
【孩子聪不聪明 出生的时候就知道】模仿从新生儿开始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心理学家对新生儿的模仿行为进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在出生后最初的4个小时中,新生儿就已经具有模仿能力了 。那时的新生儿模仿的是张开嘴、撅起嘴,或者是在嘴里动舌头 。
正像你对新生儿的面部感兴趣一样,婴儿也对你的面部特别感兴趣 。当新生儿将成人的面孔与几何图形作出比较时,他们会首先选择人脸 。在安静觉醒状态下,婴儿常以特别的兴趣注视着你的面部,他们不但有能力对于看到的面部作出反应,而且能正确地模仿你的某些表情 。
一位天才的希腊心理学家马勒特斯首先注意到了这种模仿能力 。
1、伸舌头
谁在模仿谁呢?你看,当宝宝处于安静觉醒状态时,距离宝宝的面部约20~25厘米,母子互相注视着,母亲聚精会神地看着孩子,孩子也在目不转睛地望着妈妈的脸 。
首先,尽可能地伸出你的舌头,慢慢地重复伸出舌头,每20秒钟一次,共6~8次,然后停止 。如果宝宝继续看着你的脸,常常可能在嘴里移动自己的舌头 。开始时,朝着一侧面颊移动,大约20~30秒钟后,舌头将慢慢地出现在嘴边 。最后,有的宝宝能很快地将舌头伸向嘴外 。
伸出舌头,对新生儿来说,就像玩游戏一样 。当宝宝的注意力集中在你的面部时,如果你伸出你的舌头,宝宝就能模仿 。但也有些新生儿不喜欢玩这个游戏 。
我国一位儿科老专家曾对一名新生儿进行过观察 。这位新生儿是一个刚刚出生8小时的小女婴,能玩伸展舌头的游戏 。她只有在见到老专家时,不管老专家的面部表现如何,都伸出她的舌头 。
第一步,婴儿在一旁观察一位实验人员将小哑铃拉开并成功的过程;
第二步,实验人员给婴儿一个过大的塑料小哑铃,让他尝试拉开 。婴儿使用示范者的方式,用两只手去抓小哑铃,并做出向外用力的动作 。但是,小哑铃对婴儿来说太大了,婴儿模仿不了示范者拉开哑铃的动作 。后来婴儿尝试了新的解决方法,他把哑铃放在桌子上,使用两只手来拉另一端 。结果他成功地拉开了小哑铃 。
这个实验说明,孩子能够通过模仿学习并进行自我创造,因此模仿是孩子进行学习活动最有用且有效的工具 。
大一点儿的婴儿能够通过模仿学习三种类型的行为 。
其一,婴儿能够跟随成人一起到处走走,到新的环境中进行探索 。这个时候,婴儿也有能力跟随着一个移动的玩具,并自己摸索着返回 。
其二,婴儿模仿已经熟悉的社会行为,如分享玩具,通过模仿能提高这类行为的发生 。比如和婴儿一起玩“平等交换”的游戏,他随后就会想到要把玩具送给其他人 。其三,婴儿通过观察其他人,能够模仿学会一些新的行为并且有自我创新 。
比如上面实验中拉哑铃的例子,婴儿自己发明了把哑铃放在桌上,用两只手拉同一端的动作 。这类模仿行为对孩子的语言学习来说,是很需要的 。
孩子通过模仿成人的语言,并进行迁移和创新,学习新的词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