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是几月几日?为什么大年三十叫除夕( 二 )



除夕是几月几日?为什么大年三十叫除夕

文章插图
除夕是几月几日?为什么大年三十叫除夕?除夕的来历和习俗
吃年夜饭 。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 。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 。阖家团聚 。围坐桌旁 。共吃团圆饭 。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 。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 。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 。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 。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 。一是火锅.一是鱼 。火锅沸煮 。热气腾腾 。温馨撩人 。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 。是象征"吉庆有余" 。也喻示"年年有余" 。还有萝卜俗称菜头 。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 。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 。最后多为一道甜食 。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这天 。即使不会喝酒的 。也多少喝一点 。古代 。过年喝酒 。非常注意酒的品质 。有些酒现在已经没有了 。只留下许多动人的酒名 。如“葡萄酒”、“兰尾酒”、“宜春酒”、“梅花酒”、“桃花酒”、“屠苏酒”等等 。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 。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 。抒发美好愿望 。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 。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 。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这一习俗起于宋代 。在明代开始盛行 。到了清代 。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 。依其使用场所 。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 。“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 。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 。为正方菱形 。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
贴窗花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 。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 。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 。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
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 。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春节贴“福”字 。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福”字指福气、福运 。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 。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 。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 。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
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 。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 。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 。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年画 。也和春联一样 。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 。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 。变得丰富多彩 。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 。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 。各具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