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车牌会像ETC一样掀起“抢装潮”吗?( 二 )


电子车牌会像ETC一样掀起“抢装潮”吗?

文章插图
1.2 试点启动已有5年,后续全国“从点到面”铺开可期
《道路交通安全法》发布或为电子车牌全国推广提供政策基础和实施保障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发展,对于电子车牌技术的应用和落地实施比较重视 。为了加快电子车牌工作推进和统一标准,由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牵头主导,国标会、工信部、地方环保局、交通委等多个部委参与,制定电子标识国家标准,进行了一系列的论证和试点工作 。我国的电子车牌从2016年开始在无锡启动试点至今已有5年,我们认为此次《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建议稿)》的发布,或为电子车牌未来在全国“从点到面”铺开提供政策基础和实施保障 。
电子车牌会像ETC一样掀起“抢装潮”吗?

文章插图
电子车牌在多地区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具体试点城市方面,2013年以来在深圳、南京、兰州、苏州、无锡等地方启动试点,北京和深圳也陆续完成试点 。我们以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所在地无锡为例,2014年12月,公安部正式确定无锡成为全国首批汽车电子标识试点应用城市 。在2016年初无锡市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建设路面读写基站,增加安装汽车电子车牌车辆数量,由170余套读写基站和近2.5万枚电子车牌构建的“汽车电子围栏”,实现了对重点车辆、重点部位全覆盖,同时实现了电子车牌在交通数据采集分析、重点车辆通行监管、违法犯罪车辆缉查布控、公交信号优先、智慧涉车便民服务等应用领域的示范效应 。我们预计随着试点逐渐铺开和配套政策法规的完善,汽车电子标识将会对道路交通管理产生巨大影响 。
电子车牌会像ETC一样掀起“抢装潮”吗?

文章插图
2 对标ETC,电子车牌千亿元产业空间有望释放
谈到电子车牌,绕不开在2019年掀起“抢装潮”的ETC 。除了都是在政策上“自上而下”持续推动的创新技术外,电子车牌和ETC在功能上也存在一定的重叠之处,同时市场关于两者的潜在“竞争”亦有不少讨论 。此节我们将对比ETC,展望电子车牌的产业空间 。
2.1 电子车牌是否会像ETC一样掀起“抢装潮”?
ETC作为“不停车收费技术”有多种优点 。ETC(ElectronicToll CollecTIon)即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是目前世界各国均在大力推崇的收费方式 。车主在车窗上安装电子标签后,在经过收费站时,通过收费站点设置的读写器对经过车辆的电子标签进行读写识别,并自动从预先绑定的射频卡或银行账户上扣除相应费用,可实现快速过站 。ETC系统主要由车辆自动识别系统(OBU)、中心管理系统和其他辅助设施组成,在OBU中存储了车辆的相关信息,保障了“一卡对应一车”,能够有效防止车辆信息和银行卡盗用 。整体看ETC具有使交通更流畅、缴费更透明、节能环保等优势 。
电子车牌会像ETC一样掀起“抢装潮”吗?

文章插图
2019年ETC“抢装潮”背后是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 。在ETC总用户数量方面,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底,我国ETC用户超过2亿人 。而在当年7月份ETC用户数量为9151万人,在2019年下半年用户数增长十分迅速,形成ETC“抢装潮” 。另外在使用率方面,据交通部2020年11月发布会内容,从恢复收费的5月6日到11月25日,全国高速公路ETC使用率由61.47%提高到65.93%,其中货车使用率由25.90%提高到55.16%,预计使用率还会继续提升 。我们认为,2019年我国ETC用户的快速增加,除了交通部等部委的政策推动之外,离不开当时市场化竞争下,商业银行之间对于新增车主客户的争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