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车牌会像ETC一样掀起“抢装潮”吗?

_原题为:【兴证计算机】电子车牌会像ETC一样掀起“抢装潮”吗?
摘要【电子车牌会像ETC一样掀起“抢装潮”吗?】2021年3月24日,公安部起草了《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建议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主要目的是为解决道路交通安全及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征求意见截至日期为4月23日 。修订建议稿中一条变化引起市场关注,安全法规第十二条规定由原来的“准予登记的机动车应当符合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修改为“准予登记的机动车应当符合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并按规定安装电子标识 。”
2021年3月24日,公安部起草了《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建议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主要目的是为解决道路交通安全及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征求意见截至日期为4月23日 。修订建议稿中一条变化引起市场关注,安全法规第十二条规定由原来的“准予登记的机动车应当符合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修改为“准予登记的机动车应当符合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并按规定安装电子标识 。”一石激起千重浪,市场对电子车牌的关注度快速提升 。
电子车牌作为汽车“电子身份证”并不是新鲜事物,早在2016年就已经在无锡、深圳等城市启动过安装试点 。本周周报,继我们上周发布的《从小米“造车计划”剖析科技企业造车趋势》专题之后,再次聚焦智能驾驶、车联网领域,在报告中将解答电子车牌产业空间有多大?目前政策的推进进展、区域安装节奏如何?后续是否可能会类似ETC形成“抢装潮”等问题,并梳理计算机板块受益标的,供投资者参考 。
1 电子车牌具备诸多优势,部分试点城市已推广安装
1.1 电子车牌是汽车的“电子身份证”,具备丰富的应用场景
电子车牌是汽车的电子“身份证件”,具备较高的识别准确率 。电子车牌的官方名称是汽车电子标识(Electronic Vehicle Identification,EVI),它是一种射频识别(RFID)电子标签,可以看做是车辆的“电子身份证”,一般安装在汽车前挡玻璃上,用于车辆身份识别 。在电子车牌芯片中,会存储与车辆相关的信息,包括该车的车牌号码、使用性质、车辆类型、保险信息等等 。而安装有“电子标识”的车辆,能够自动、非接触、不停地完成车辆的识别和24小时监控,即便是在每小时200公里的车速下远程采集信息,也能保证识别的精确度达到99.9%,而且即使将车辆号牌遮挡、污损、变造,都难逃电子车牌识别系统的“法眼”,具有传统物理车牌达不到的识别效果 。

电子车牌会像ETC一样掀起“抢装潮”吗?

文章插图
射频识别技术已广泛应用,相较于图像识别有诸多优势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特定的无线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不需要人工干预,可工作于恶劣环境下,并且能够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和多目标 。目前RFID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等众多领域中 。与基于图像和视频处理的车牌识别技术相比,基于RFID的车辆识别准确性高、稳定性好,可以精确、系统地获取单车的状态和路网交通状况 。
电子车牌会像ETC一样掀起“抢装潮”吗?

文章插图
电子车牌应用场景广阔,交通管理模式将由被动变为主动 。电子车牌绑定于车辆上,可以实现远距离安全机读写,因为电子车牌让每辆车有唯一的信源ID,因此在车辆的身份识别、拥堵收费、公交优先、流量采集以及电子警察、涉车管理等方面都将有广阔应用 。此外在使用寿命方面,电子车牌要求芯片中的数据保存时间不少于10年,数据可擦写次数不小于10万次,使用寿命几乎可以伴随汽车整个生命周期 。可以说,基于电子车牌系统的使用,可以改变整个被动式的智能交通管理体系,在实现主动式的交通管理同时,也能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和准确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