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反抗行为”


 
1、允许孩子造反
幼儿到了2~3岁的时候,好像天性促使他们自己做决定,不允许他人的干涉 。这正是“造反有理”的时期,爸爸妈妈们既不要过多地干涉孩子干什么,也不要催促他们做什么 。当孩子特别想要自己脱衣服或者穿衣服的时候,父母就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穿;孩子洗澡时,爸爸妈妈应该尽量让他有充足的时间在澡盆里玩耍;吃饭时,爸爸妈妈要让他们自己吃,而且不要催促他 。如果他不愿意听从大人的建议外出散步或者回来睡觉的话,也不要用生气的语言呵斥他们,而要多说一些有趣的事情来引导他去按照大人的话去做 。
2、鼓励孩子合理的造反行为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追踪调查:在2~3岁孩子中各抽出100反抗性较强和几乎没有反抗性的孩子,追踪调查他们至青年期的情况 。结果发现,在反抗性较强的100个孩子中,84人意志较坚强,有主见,有独立分析和判断事物作出结论的能力;而在反抗性较弱的孩子中,只有26人意志较坚强,其余的遇事都不能独立承担任务,作出决定 。由此可见,孩子的反抗行为并非是一件坏事 。只要他反抗得有理有据、合情合理,那么这种行为将有益于他以后独立人格的发展 。
3、制止、转化不合理的反抗行为
孩子的反抗性行为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 。对于不合理的反抗行为,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态度,而应该引导、转化,可以采取冷处理和转移注意力的方式 。当孩子的行为错误时,父母给予否定或者暂时的不理睬,待孩子冷静之后再说服引导;也可以采取漠视法或者用其他的活动转移他的注意力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认识到,无理的反抗行为是无效的、错误的 。
总之,造反、反抗行为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出现的问题,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法,以免加剧逆反心理 。
【育儿: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反抗行为”】(责任编辑:曹蒙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