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宝宝从“玩”中得益


在了解了孩子是天生的“玩家”,并弄清楚了父母对宝宝“玩性”该有的态度后,接下来爸爸妈妈就该从实处着手,让宝宝真正“玩”得有品质,从“玩”中得益 。
以亲近自然为上
回到上海后,我最苦恼的一件事就是宝宝很少有机会与大自然接触了 。虽然,上海不乏漂亮的绿地,规模较大的公园,但观赏性多于参与性 。绿地的鸭子、天鹅总是与孩子隔栏相望,碰不到摸不得;孩子想拘起一把泥土,公园的管理人员就会上来以“七不”教育 。
但其实,孩子的天性是最喜欢与自然“零距离” 。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在双休日带宝宝去近郊,亲近一下芬芳的田野,生机的动物,还有清新的空气 。在大自然里,不要怕孩子跌了,弄脏了,更不要带人工的玩具,就是让孩子无拘无束地自己找乐子 。只要有假期,我就选择带小孩子去爬山涉水,接触水、土、动植物,因为如果父母给与了孩子宽广的视野,这份独一无二的感受会酿出丰富的内心情感 。
以体育锻炼为重
重智不重体是中国传统育儿中最大的弊病 。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不仅仅是为了让宝宝长高长好,更重要的是在运动中孩子会学习许多重要的人生品格和技能,如协作,忍耐,平衡,自我控制力等 。我的朋友一家每个月去爬山一次,它既囊括了亲近自然又包含了体育锻炼 。家长可以挑些地势不那么陡峭,难度没有那么高的山野 。而网球则是我的最爱,所以我发动全家每周末打网球 。小儿子年纪小还不能打网球,但腿力好可以溜旱冰 。
以动手能力为主
动手做事是小孩子成长的基础,也是开发智力的前提 。我上篇里提到的《花园宝宝》电视节目就有一本同步杂志,引导宝宝“动手”,边看电视边“玩”杂志,贴纸,涂色,拼图,充分调动孩子的能动性 。昨天下班回家,看见小儿子在黑板上画了个不长头发的“东西”,一看就知道是Makka Pakka 。除了关注孩子的兴趣点外,爸爸妈妈还可为孩子创造动手操作的各种条件,比如引导小孩子自制玩具,自己做饼干等 。
陪孩子一起做 DIY 是鼓励孩子动手的关键 。妈妈要经常留意各类特别的好玩具,我在旅行中见到 DIY 玩具,会立即买下,千里迢迢带回家,然后找个好机会一起玩 。有个多米诺探险营玩具,我家宝贝们每月要拿出来玩几次,特别当有别的孩子来家Party时 。虽然排好多米诺方阵很费力费时间,但孩子们为了看骨牌“跌倒”的景象就是乐意大动手脚,而且可以反复自娱自乐 。
总之,小孩子天生是动手的行家,只要给他们留出足够的空间,就能玩出无穷的花样 。
以激发想象为先
想象力对于宝宝的智力开发,及今后创造力的培养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选择玩具上,爸爸妈妈务必按年龄挑选合适的玩具 。有一套图画书《猜猜看》,我儿子小时候特别喜欢“玩” 。翻开书页在书角上你会看到一个尾巴,但再往下翻一页,画面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新增一部分,神奇地变成了一只青蛙,再翻下一页时又变成了一只乌龟;当一本书完全翻开后则会变成完整的一长页,展示出来的是一副完全出乎意料的画面 。当孩子每翻一页时,都会去想象下一页又会变出什么 。于是,他的想象力也在每次翻页时得到了发挥 。
Jane Tips 小贴士:
1 。不简单认为“玩”就是玩具的同意词 。用心思为宝宝设计各类活动,是一种更高层面的玩法,孩子会从中得到比单纯玩玩具更多的乐趣和收益 。
2 。孩子的注意力需要被“占领” 。让大地、沙坑、花草和各类体育项目成为“活”的玩具,丰富宝宝的生命,填充宝宝的好奇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