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第一次”处理对了吗?


小编导读:自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开始,孩子就必须要面对这个社会给他带来的种种“惊喜”,种种第一次,初为人母,怎么教育孩子才正确呢?宝宝第一次微笑,第一次发声,第一次跌倒,第一次冒险,面对这些“第一次”父母该如何正确应对呢?
1、第一次微笑:情感交流的起点
时间:2个月左右
这时的宝宝已经非常好玩,非常活泼了 。只要一睁开眼睛,就四处乱瞧,手舞足蹈的 。如果发现妈妈在身边,往往会更兴奋,手脚乱蹬,甚至似乎会有意无意地微微一笑 。
妈妈通常的反应:“大家快来看呀,宝宝会笑啦!”
新手妈妈这时候通常会兴奋异常:宝宝会笑了,可是一件大事,得让家里每个成员都知道,所以妈妈往往开始四处报喜 。当然这珍贵的一刻如果能永久保存就太好了,所以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拍照或者录像留念 。因此马上去寻找照相机或摄像机什么的就成了最要紧的事情 。
错在哪里
妈妈知道吗?其实宝宝的微笑是他与您情感沟通最好的方式,甚至他的手脚乱动也是如此 。宝宝其实是在给妈妈提出更高的要求:你要与我多玩玩!多说说话!而不是忙着给我拍照留念 。
【宝宝的“第一次”处理对了吗?】正确应对法
在这段时间,妈妈最重要的是应该经常出现在宝宝面前,微笑着与他说说话,还可以用色彩鲜艳的小玩具逗逗宝宝,总之让他心情愉快 。经常与宝宝进行这种“情感交流”,对宝宝身体、智力、心理的发育都非常有益 。
2、第一次发声:理解沟通的开始
时间:4-7个月
这时候的宝宝更逗了,不仅小身子更灵活了,小舌头也跟上了弹簧似的,有时会“咿咿呀呀”地叫个不停 。
妈妈通常的反应:“叽里咕噜说什么呀,由他去吧”
宝宝说的话妈妈还听不懂,加上每日里工作、育儿、家务忙都忙不过来,所以很多时候就让宝宝唱唱独角戏,由他自己“咿咿呀呀”地说话 。
错在哪里
这个时期的宝宝对声音很好奇,无论听到什么都会用自己的小舌头模仿着发音 。所以这个阶段妈妈一定要多与宝宝交流,而不要让他唱独角戏,使他减少说话的兴趣 。这点不仅关系宝宝以后的语言能力,而且对宝宝以后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
正确应对法
一旦听到宝宝第一次发声,妈妈就可开始与宝宝做发声游戏:与宝宝“咿咿呀呀”地一唱一和,妈妈的模仿会激起宝宝更大的兴趣,从而不停地练习发音 。当发现宝宝会发“a”、“o”等等韵母时,妈妈就要乘机在前面加上声母示范,如当他说“啊”时,可以教他念“妈”、“爸” 。
而且这段时间妈妈就应该注意多与宝宝语言交流,不论在干什么或者拿什么东西都可以用规范的语言说给宝宝听,当然节奏可以放慢一些,以方便宝宝学习 。
3、第一次摔跤:面对困难的态度
时间:12个月左右
宝宝通常在一岁左右开始摇摇晃晃地学习走路了 。一旦宝宝开始走路了,他的视野开阔了,活动范围也广了,但同时也意味着在探索的过程中会遭遇到更多的意外 。
妈妈通常的反应:“宝贝别哭别哭,哦……妈妈抱”
学走路摔跤其实是难免的,但看着他跌跌撞撞地走出去妈妈已经够担心了 。再看见宝宝踉跄一下,摔倒在地上,没有妈妈不心疼 。况且有的宝宝摔倒在地上就哇哇大哭,或者不知所措地看着你 。做妈妈的往往下意识地赶紧把宝宝扶起来,抱在怀里好好安慰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