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宝宝接种疫苗后的异常情况?

【如何处理宝宝接种疫苗后的异常情况?】不少妈妈发现,个别孩子在接种后出现一些异常反应或合并症,有时较为严重,必须及时处理 。具体有哪些情况呢?以及不同的情况应该如何处理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了解了解吧!
晕针:注射后突然晕厥,轻者只感心慌、恶心或手足发麻等,短时间即可回复正常 。重者脸色苍白,心跳加快,出冷汗,甚至突然失去直觉 。晕针与空腹、疲劳、室内空气不好、精神紧张或恐惧有关,是由刺激后出现的反射性周围血管扩张引起的一时性脑缺血造成的 。
如何处理宝宝接种疫苗后的异常情况?
无菌性脓疡:因吸附剂(氢氧化铝或磷酸铝)未被完全吸收,或接种部位不准,引起局部组织坏死、液化而形成 。一般于接种后24~48小时前后,可见注射部位有较大的红晕或浸润,2~3周后局部出现硬结,伴有疼痛,肿胀可持续数周或数月,随之发生脓疡、破溃,不易愈合 。遇到这种情况应去医院处理 。
过敏性皮疹:教常见,皮疹多种多样,以荨麻疹最常见,一般在接种后数小时到数天发生,接种活疫苗在1~2周内发生,重者可给予抗过敏药,预后良好 。
过敏性休克:个别孩子预防接种后会发生休克,躲在接种后数分钟至半小时内发生,表现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发绀、四肢凉及出虚汗等症状,重者神智不清、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 。遇上这种情况应立即送医院儿科,或就地皮下或静脉注射肾上腺素,争分夺秒,组织抢救 。同时建议家长在孩子接种疫苗后,在现场观察半小时后再离开 。
血管神经性水肿:个别孩子再接种后1~2天内,注射部位红肿范围加大,皮肤发亮,重者水肿可扩大至整个上臂及手腕 。处理方法是局部热敷,口服抗过敏药物 。
接种后全身感染:多为孩子免疫缺陷,接种后引起全身感染 。处理时应注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或输血浆 。
小编总结:读完这篇文章以后,面对宝宝接种疫苗后出现严重的异常反应,爸爸妈妈们应该有一些心理准备了吧!不同的宝宝体质不同,对于疫苗的反应也不同,当宝宝接种疫苗之后可能发生各种情况,爸爸妈妈们应该先学习学习相关的应急知识,这样才能让宝宝得到最好的处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