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住在城里的乡下人


我们是住在城里的乡下人

文章插图
我的职业有着一个非常不错的名字:公务员 。每天上着四平八稳的早8晚6班,拿着“财政”工资,饿不死,但也绝对撑不着 。记得两年前刚结婚时,我们是真正两手空空,狠狠心贷款买了房子,于是两个漂泊在城市里的人就像两棵孤单的水草终于找到了扎根的土壤,着实兴奋了好久 。
虽然一贫如洗,但我却对别人说“我很快乐” 。母亲慈祥地告诉我:无知者无畏 。

那时候我不懂 。直到结婚以后,尤其是儿子出世后我才知道我的快乐是多么地没有底气:偿还贷款、日常开支、家庭建设、教育基金、走亲访友、各种收费,每一样最终都在我面前折算成一张或几张钞票 。每个月应付完这些事情的时候,我的工资就已经很“干净”了 。再加上爱人家经济条件不好,两年中,除了还债,光接济他的老家就支出了1.5万元,而且还要继续接济下去,积蓄早已所剩无几 。
所以,每当他要回他千里以外的老家时,都会发愁好几天 。

先生其实跟我一样,盼望着放假,盼望着旅游 。每当快放假时,我们都会像对待手中的金子一样,花上好长的时间来讨论假期怎么过,生怕这么宝贵的整块时间被自己浪费掉 。可是无论怎么计划,怎么论证,好像最终的目的地都会是老家,双方的父母早就在掰着指头算日子了,离“五一”有几天,离“十一”又有几天 。于是“五一”去他家,“十一”回我家,一个个假期就这样悄然逝去了 。
记得去年从先生老家回来,当火车飞驰过黄河大桥时,我望着车窗外那开阔苍凉的河道和河水想,我们应该算是有三个家,好容易盼到的假期在这么多的亲情之间流转,能不感到疲惫吗?九寨沟、丽江、西双版纳……这些让我魂牵梦萦的地方难道将永远是梦想吗?我的心忽然间感到很累、很累 。

其实,这样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奔波劳碌的有一大拨人 。记得前日好友聚会,我的感慨竟引发了他们一肚子苦水 。
“父母生养一场,好容易跳出农门,上大学出来了,但今年母亲病了,自己却连份孝心也尽不上 。请假回家吧,还得看领导的脸色,刚毕业没几年,囊中空空如也,想好好孝敬一下老人都力不从心,有时候想,这种心理煎熬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头!”
“今年我好容易凑钱买了房子,稳定下来,想接老人过来住些日子 。可是,住了没三天,就要走,死死追问才知道是住惯了老家的大院子,没办法,只好送回去 。父母在老家又不放心,只好又接着来回两头跑,我觉得自己就像那个钟摆一样,不停地在老家和城市之间摆来摆去……”
我开始黯然,像我们这些老家在乡下,通过念书奋斗成一个“城里人”的,不胜枚举 。我们怀揣着美好的梦想,拿着固定的工资,过着平民的生活,过年过节大包小包地拎着东西,挤公共汽车或火车回家探望年迈的父母 。我们大部分人过得很辛苦,而我们身后还有一个叫老家的洞,张着嘴期待着我们的接济和付出 。
我们只能努力地奔波 。从农村走来,大学毕业后初涉人世的我们,孤单地生活在这个城市里,一边希望活出个模样,一边得面对渺茫的未来,心里有的是那种没有底数的惶恐和焦灼的不安 。我跟先生都是很上进很敬业的人,但是上进和敬业并不等于生活得很舒适 。公文写作的绞尽脑汁、繁琐枯燥和没有规律的加班,经常让我有一种接近虚脱的感觉,而先生也日益感到自己快成了一部情感日趋麻木的工作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