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须知宝宝发烧的3宜3忌

冬天来了,病菌无处不再,宝宝的身体很敏感,抵抗力不够强,稍稍不注意都会引起感冒发烧 。如何应对宝宝发烧,妈妈们一定要备上几招,了解处理宝宝发烧的“3宜”“3忌”,不能乱了阵脚 。
妈妈须知宝宝发烧的“3宜”“3忌”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感觉:宝宝在夜间容易发高烧 。这是因为宝宝身体的含水比例较成人高,只要轻度缺水就影响散热,导致体温升高 。而宝宝生病的时候,精神差、睡得久,夜间长时间不进食、不喝水,体温就更容易升高 。
如果晚上宝宝睡着了,体温很高,要把他叫起来喂退烧药或做物理降温,否则体温过高会导致高热惊厥 。若宝宝体温持续超过39℃,且精神萎靡或有高热惊厥病史,可先在家中口服退烧药后,及时送医院就诊 。
护理发热患儿3宜
1.宜保持家居空气流通 。众所周知,散热,主要是通过对流、传导和蒸发三种机制,故空气的流通,有利于散热降温 。
2.宜多饮水,饮水可补充因发热而蒸发的水分 。饮水后出汗,水分的蒸发,可帮助退热 。此外,排尿增多也可使部分热量由尿液带出,加速退热 。若出汗较多,应及时擦干,以防感冒 。
3.宜选用适当的退热措施 。物理降温,是利用物理学散热的对流、传导、蒸发等原理的退热方法,安全、简便而可靠,是首选的退热措施 。譬如打开门窗,或利用风扇加速空气流通,是利用对流原理的一种方法,所有家庭都可采用 。那种发热时不能开窗,不能吹风扇的看法是错误的 。当然,不能对着病孩吹风扇 。根据热传导的原理,也可采用冰或冷水敷头颈、腋下及双侧腹股沟的退热方法 。冰敷时,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以防局部皮肤冻伤 。用35~40%的酒精或30℃左右的温水拭浴,可可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加速水分的蒸发,也是一种相当简便的退热方法 。酒精拭浴时,要注意不要拭浴头面及胸前 。当物理降温方法的疗效不佳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适当的退热药 。
护理发热患儿3忌
1.忌门窗紧闭,衣着过多 。门窗紧闭,不利空气流通,衣着过多,有碍热的散发与蒸发,均对退热无益 。
2.忌滥用退热药 。退热药多有副作用,有的甚至可引起白细胞减低、出血、溶血等严重反应,多用无益 。
3.忌退热过快 。退热过快、过猛,可致小儿体液大量丢失,引起血压下降,甚至休克,所以退热应温和,不宜操之过急 。
小儿发热,只是各种各样疾病的一个表现 。无热,不一定无病,热退也不等于疾病已经痊愈 。所以,关键还是在于对原发病的治疗 。
    母婴Tips:
4个月以下的宝宝不宜用退热药,只需多喂水并适当减少衣服散热即可,如果体温降不下来,要带宝宝去医院看医生 。
【妈妈须知宝宝发烧的3宜3忌】目前不主张肌肉注射解热剂,因其可能引起局部感染或臀肌萎缩、坐骨神经损伤等 。尤其是安痛定或复方氨基比林,注射后还可产生急性粒细胞缺乏症 。
小编总结:不论多镇静的妈妈,只要遇到宝宝发烧,铁定心急如焚,最怕高烧不退,或者持续多日 。其实“发烧”是“症”不是“病”,是宝宝体内第一道“防护墙” 。只要通过了解原因,了解宝宝发烧的“三防三宜”,小心面对、正确处理,妈妈们就不会手忙脚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