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睡眠十二个“不该”

初为父母的你们知道吗 , 新生儿的睡眠是一件无比重要的大事 , 好的睡眠质量对于小宝宝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还有新手妈妈不知道宝宝睡眠应该怎样进行照顾 , 就跟我们一起学习吧 。
新生儿睡眠十二条“不该”原则
一、不该含着乳头或奶嘴睡
有的宝宝睡觉时非得含着妈妈的乳头或奶嘴才能入睡 。这么一来 , 孩子每每醒来后就会下意识地吮吸乳头或奶嘴吃奶 。这种过分频繁的进食习惯 , 容易使孩子的胃肠功能紊乱 。
其次 , 孩子入睡后小嘴依然被乳头“堵”着 , 也容易呼吸不畅 , 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 甚至可能引发窒息 。
此外 , 这种不良习惯还可能影响孩子牙床的正常发育以及口腔的清洁卫生 。
由此鉴定 , 在宝宝睡觉时 , 应该还他们嘴巴自由!
二、环境不该过分安静
孩子一般在3-4个月时就开始自觉地培养“抗干扰”的调节能力了 。然而研究表明 , 约有30%的婴儿并没有学会“抗干扰”——他们往往一有“风吹草动”便难以入睡 , 或在熟睡中被惊醒 。其实 , 婴儿自会在自然的“家庭噪音”背景下入睡 , 家长大可不必在房间里特意踮脚走动 , 不用弄出一点点声响就神经紧张 。否则 , 孩子很可能养成不良的睡眠习惯 , 只有在人为、刻意制造的“极度”安静的环境里才能入睡 , 而这种环境在现实中却是难求的 。
三、被子不该太厚
有些家长在寒冬为了让孩子睡得暖和 , 特意为孩子盖上厚厚的被子 , 殊不知太厚的被子往往过重 , 甚至可能引起呼吸不畅 。而且被子中过高的温度反而会使孩子烦躁不安乃至哭闹不停 , 同样影响其睡眠质量 。让孩子从小就在过分温暖的环境下入睡还可能降低人体对寒冷的抵抗力 , 造成孩子长大后“弱不禁风” 。
四、不该在哼唱声中才能入睡
对于宝宝来说 , 妈妈的睡前摇篮曲 , 就是天籁 。但让孩子习惯于只有听到哼唱声才能安然入梦就不宜提倡 。孩子必须培养的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 , 即:以“自然”的方法自行入睡 , 及醒来之后仍能“自然”地重新入睡 , 而不是依仗家长诸如摇晃、哼唱或喂食等“人为”的办法来帮助他安然入梦 。
五、白天不该睡得过久
白天睡得过久的孩子大多晚上睡不好 , 甚至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 , 弄得家长夜不成眠 。研究证实 , 晚间睡眠不足而白天嗜睡的孩子不仅生长发育比较缓慢 , 而且注意力、记忆力、创造力和运动技巧都相对较差 。
此外 , 缺乏夜间睡眠还会扰乱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 , 使得免疫系统受损 , 内分泌失调 , 代谢出现问题 , 易发胖 。如果婴儿白天睡得过多 , 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弄醒孩子 , 或逗他多玩一会儿 , 通过调整来克服“黑白颠倒” 。
再说 , 白天这么美好的时光 , 爸妈怎么舍得让宝宝就这样浪费了呢?
六、不该经常更换照看人
有的家庭因为大人工作忙 , 而不得不常常更换照看孩子入睡的大人 , 有时是爸爸 , 有时是妈妈 , 有时是奶奶 , 有时又换成保姆……殊不知 , 对不足半岁的孩子来说 , 往往把照看自己入睡的人视作“最亲的亲人” , 故在心理上很难对频繁的转换迅速作出调整 。说实在的 , 宝宝可受不了这种“变脸”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