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移默化 宝宝如厕训练进行时


婴儿大便习惯的培养很有讲究 , 家长可注意观察婴儿排便的表情 , 掌握规律 , 然后逐渐培养固定时间排便 。
生后最初几个月的婴儿 , 大小便完全是无条件反射 , 训练孩子控制大小便就是要建立有关的条件反射 。
培养小便的习惯时 , 家长要细心观察婴儿排尿地的表现、间隔时间 , 估计婴儿有尿布时再把尿时可发出一种信号“嘘、嘘”声 , 并采取一定姿势 。
白天 , 小儿在睡前或吃奶后让孩子排尿 , 使时间、声音、姿势这些信号联系起来 , 经过多次重复 , 形成排尿的条件反射 。
这样即使婴儿膀胱内尿不多 , 只要一解开尿布 , 摆出这种姿势并听到嘘嘘声 , 小便也会自然解起来 。这样 , 便可在临睡前、起床后、吃奶前有目的地把尿 。
如果把了1-2分钟不尿 , 便过一会再把 。因为把的时间过长 , 婴儿感到不舒服 , 就会造成拒绝 , 习惯就不易形成 , 一般把3-5分钟为宜 。
平时家长要注意观察小儿的表情 , 一旦看到孩子突然停止活动 , 开始用力屏气 , 出现面红、使劲、发呆等表情 , 那可能是解大便的信号 。
这时要立即解开孩子的尿布 , 握住双腿 , 嘴里还要发出“嗯、嗯”的声音来帮助他加油用力 。这样的动作、姿势和声音可以促使孩子大便 。由于进餐后可使肠蠕动加快 , 因此吃奶后“把”大便 , 往往会比较容易 。
【潜移默化 宝宝如厕训练进行时】小编总结:妈妈可以通过声音作为信号来引导宝宝的是小便还是大便 , 但妈妈需切记 , 每次把着宝宝进行的时间不宜过久 , 否则时间过长 , 宝宝感到不适便会萌生抗拒心理 , 不宜习惯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