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生宝宝应具备的10个标准

终于,终于,我们的小天使终于来到了人间,“千呼万唤始出来” 。我们的爸爸妈妈多么想看看这个小生命的诞生啊 。这个人间的新成员也是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妈妈肚子外面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呢?不过,先别急,新生宝宝大不相同,很多护理细节需要注意,先让医生护士看看我们的新生儿是否健康 。今天小编为您列出十大标准,可以让各位爸爸妈妈对新生儿健康认识更加清晰 。
 
   宝宝健康有标准
1、新生儿降生后先啼哭数声,后开始用肺呼吸 。头两周每分钟呼吸40-50次 。
2、新生儿的脉搏以每分钟120-140次为正常 。
3、新生儿的正常体重为3000-4000克,低于2500克属于未成熟儿 。
4、新生儿头两天大便呈黑色绿粘笛状,无气味 。喂奶后逐渐转为黄色(金黄色或浅黄色) 。
5、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开始排尿,如超过或第一周内每日排尿达30次以上,则为异常 。
6、新生儿体温在37-37.5摄氏度之间为政治 。如不注意保暖,体重会降低到36摄氏度以下 。
7、多数新生儿出生后第2-3天皮肤轻微发黄,若在出生后黄疸不退或加深为病态 。
8、新生儿出生后有觅食、吸允、伸舌、右咽及拥抱等反射 。
9、给新生儿照射光可引起眼的反射 。自第二个月开始起视线会追随活动的玩具 。
10、出生后3-7天新生儿的听觉逐渐增强,听见响声可引起眨眼等动作 。
新生儿出院指导是新生儿科护士向接婴儿出院的家长进行有关新生儿康复出院后健康知识的宣教,教会家长在院外如何正确护理新生儿,帮助家长解决护理过程中所遇到问题的一种科学指导 。是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预防疾病,提高家长育儿自信心具有积极作用 。出院指导包括向家长宣教以下内容 。
新生儿出院指导
1环境
室内应干净整洁,每日通风2~3次,避免对流风直吹婴儿 。保持房间安静,室温22~24℃,湿度55%~65% 。
2基础护理
1)沐浴每日为婴儿沐浴1次,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细菌对婴儿身体的侵害,预防疾病 。沐浴时应关闭门窗,保持室温24~26℃ 。
2)体温监测每日测体温至少2次,维持体温在36~37℃之间 。若体温持续过高,超过38℃,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
3)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特别是皮肤皱褶及臀部,及时更换尿布,大小便后用温水洗净或湿巾擦净臀部,避免因大小便刺激引起臀红或尿布性皮炎 。如已发病涂护臀霜或儿肤康,并保持臀部干燥 。
4)脐部护理给予脐部护理2次/d 。婴儿沐浴后脐带未脱落者,用无菌棉签沾75%的酒精涂抹脐带根部及脐周,保持干燥,直至脐带脱落无分泌物为止 。
5)喂养坚持母乳喂养(1年以上),哺乳后将婴儿竖起轻拍其背部便于胃内气体排出,并使婴儿呈右侧卧位 。哺乳后应勤观察,避免乳液返流引起呛咳甚至窒息 。
6)抚触抚触时间应在两次进食中间,或喂奶1h后,午睡或晚上就寝前,婴儿清醒,不疲倦,不饥饿,不哭闹时进行 。抚触前要洗净双手,不使用指甲油,不戴首饰 。保持室温28℃,双手涂婴儿润肤油,抚触婴儿皮肤力度要合适,不能太轻或太重 。

预防感染
3预防感染
护理婴儿前用流动水认真洗手,哺乳前应用毛巾将乳房擦干净,婴儿所用物品应保持清洁,若需人工喂养,婴儿的奶具要用开水煮沸消毒,以免引起婴儿腹泻或鹅口疮 。应尽量减少亲戚朋友的来访,避免大人将外界细菌带给婴儿 。家人患传染性疾病时应与婴儿隔离 。在预防方面,必须在鹅口疮、腹泻等疾病予以重点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