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期宝宝护理全攻略

小儿从离开母体(经结扎脐带后),至出生满28天,这一时段被称为“新生儿期” 。这时小儿刚刚离开母体,开始适应外界全新的环境,需要进行自主呼吸,调整血液循环,依靠自身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工作,摄取营养和排泄废物,神经系统也因生活环境的改变,而发生较大变化 。
新生儿护理要点
临床研究发现,新生儿疾病常与“胎儿期”及分娩过程有关,如早产、畸形、窒息、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破伤风、脐部疾病、呼吸道感染、腹泻等,均为多发病 。所以在这阶段的护养特别要细心,合理喂饲、注意保暖,对于食具、衣物、尿布的卫生消毒不可忽略 。此外,还必须了解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状态,如睡眠时间较长,体重先减后增,可能出现生理性黄疸、乳房肿大、板牙、螳螂子等,应与各种病症区别以免误治 。
(1)去除胎毒所谓胎毒,主要是指胎中禀受的热毒,包括秽物咽入腹中而成的胎毒 。给新生儿去胎毒,是中华民族护养小儿的有效防保措施 。自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不少儿科专家运用中医“胎毒学说”,选药预防新生儿溶血病取得成功,同时证实了中医“去胎毒”观点的指导意义,在临床中具有实用价值 。新生儿服用去胎毒的药物,可以清除母胎中带来的热毒,预防某些疾病,有一定保健作用 。具体用法有:① 甘草法甘草3克,浓煎取汁,以消毒纱布蘸药汁,令小儿频颇吮吸 。连用3~5天 。② 黄连法黄连1?5~3克,用水浸泡,令汁出,入饭锅蒸后,滴小儿口中,每次2~3滴,清晨空腹用,连用3~5天 。黄连性寒,胎禀气弱者不用 。③ 豆豉法淡豆豉9克,浓煎取汁,频频饮服 。④大黄法生大黄3克,沸水适量浸泡或略煮,取汁滴小儿口中,胎粪能下后,停服,脾虚气弱便溏禁用 。⑤ 银花甘草法银花6克、甘草3克煎插拭口,并以少量令小儿吸吮 。
(2)保暖新生儿体量调节功能尚未完善,容易随环境温度变化,所以应使婴儿处在适当温度下,以减少机体的氧耗,降低代谢率 。一般室温应控制在24℃,湿度为50%~60%;若婴儿裸身置于暖箱内,最适宜温度是在相对湿度为50%时保持31℃~34℃ 。如果条件不允许维持24℃左右室温时,可加热水袋保暖,但要防止烫伤,并随时注意体温 。新生儿的床应远离通风口和电扇处,所用的被褥、衣服、尿布要预热,以免传导散热 。

喂养母乳要坚持
(3)喂养正常足月产儿分娩后,母、子情况良好者,可在2~4小时开始哺乳,异常娩出者酌情延迟 。可先试喂5%葡萄糖水 。提早哺乳,能促进母乳分泌,预防婴儿低血糖 。母亲产后2~3天,多有乳汁分泌不足现象,婴儿若有明显的饥饿表现或体重减轻过多时,可在哺乳后补授适量糖水或牛奶,但切不可以糖水或牛乳代替母乳,应尽量以母乳喂养 。为保证哺乳成功,必须坚持母乳喂养 。代授法,不利于泌乳功能的建立 。喂奶时间按需而定,一般间隔3小时左右,每次给予20分钟吸吮,喂奶间隙时要适当喂水 。
(4)预防感染新生儿皮肤及呼吸道、消化道黏膜均娇嫩,免疫功能不足,必须严格预防感染 。凡患呼吸道感染、腹泻、皮肤感染或其他传染病者,均不能接触新生儿 。
(5)皮肤护理脐带脱落前不宜用盆浴,可在每次换尿布后,用水揩洗臀部及会阴部 。每日沐浴1次,水温40℃左右,室温27℃,用中性肥皂,浴后宜用柔软毛巾吸干,可扑少许爽身粉,以保持干燥,但不宜过多 。同时应注意保护口鼻以免水、粉吸入肺部 。

五官清洁要柔和
(6)五官清洁应注意面部及眼、外耳道、口、鼻孔的清洁,但不要挖耳道及鼻腔,有分泌物时可用棉球拭去 。婴儿口腔黏膜柔嫩,一般不宜擦洗,严禁挑破牙龈上的所谓“板牙”或“马牙”,因为这些原是正常的上皮积聚,只要用淡盐水擦抹就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