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妈需警惕!细数新生儿常见产伤类型

      新生儿产伤是指分娩过程中因机械因素对胎儿或新生儿造成的损伤 。近年来由于加强了产前检查及产科技术提高,产伤发生率已明显下降,但仍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及远期致残原因之一,尤其是在基层单位 。锁骨骨折是产伤性骨折中最常见的一种,与分娩方式、胎儿娩出方位及出生体重有关 。大部分患儿无明显症状,故易漏诊,但患侧上臂活动减少或被动活动时哭闹,痛、骨玻璃音,甚至可扪及骨痂硬块,患侧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 。
新生儿产伤
新生儿常见的产伤有几种类型
一、产瘤
产瘤(caput succedaneum )是头部先露部位头皮下的局限性水肿,又称为头颅水肿或先锋头 。
[病 因] 由于产程过长,先露部位软组织受压迫所致 。
[临床表现]主要为水肿,水肿的部位根据先露部位不同而异 。头先露者,最常见的部位为顶部,形成一个质软的隆起,可超过骨缝,边界不清,压之有柔软凹陷感 。
[治 疗] 新生儿出生后,局部压迫消失,血液循环恢复,水肿逐步吸收,产瘤在数日内可消失,无需特殊治疗,更不用穿刺,以免引起继发感染 。

产伤的类型
二、头颅血肿
【新手妈需警惕!细数新生儿常见产伤类型】头颅血肿( cephalohematoma )是头颅骨膜下出血形成的血肿 。
[病 因] 由于分娩时胎头与骨盆磨擦,或负压吸引时颅骨骨膜下血管破裂,血液积留在骨膜下所致 。
[临床表现] 出生后数小时到数天颅骨出现肿物,迅速增大,数日内达极点,以后逐渐缩小 。血肿以一侧多见,偶发生于双侧 。因骨膜紧贴该骨边缘,故血肿不越过骨缝线 。血肿开始时饱满,在吸收过程中渐变软而有波动感 。由于骨膜边缘的钙质沉着,血肿基底周围形成硬环 。血肿下之颅骨一般无骨折,但可能有线形骨折 。
[治 疗]不需治疗,血肿可自行吸收消失,吸收时间以肿物大小而定,约需1~4个月 。不宜穿刺抽出血液,以免发生感染 。
三、锁骨骨折
[病 因] 锁骨骨折( Fracture of clavicle )为产伤骨折中最常见者 。因分娩过程中肩部娩出困难或臀位产时用力过猛所致 。
[临床表现]骨折多发生在锁骨中部,可为完全性或不完全性( 即青枝骨折 ) 。其症状表现为移动患侧上肢时小儿哭闹,患侧拥抱反射消失,锁骨局部肿胀和畸形,并有压痛 。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 。
[治 疗]可在患侧腋下置一棉垫,打8宇绷带固定患侧上肢于胸壁外侧,2周后即愈合,预后良好 。

产伤的治疗
四、臂丛神经麻痹
新生儿出生时因臂神经丛受伤引起的部分性或完全性麻痹称臂丛神经麻痹( Brachial plexus palsy ) 。
[病 因]多见于头位产时,肩部不易产出而用力拉头部所致,或在臀位产时拉手臂或躯干时发生 。
[临床表现]以第五、六颈神经或其根部受损较常见,表现为患侧上肢下垂、上臂内旋、肘部伸
直、前臂前旋 。麻痹时间较久者肩部肌肉易发生挛缩 。如第8颈神经或第1神经受损,则手的小肌肉和腕部肌肉麻痹,手呈屈曲状,腕部不能动 。
[治 疗]使患肢置于过度纠正的功能位置,将臂部置于外展外旋位,肘关节屈曲 。手瘫痪者用垫料置婴儿掌中,腕稍外旋 。同时应用神经营养药物,并进行针灸、按摩等治疗 。-般病例,均能在2~3个月内获得改善或治愈 。6个月后无效的病例,可应用外展支架,预防肩关节挛缩 。损伤严重者,可考虑行神经束间吻合术 。
大部分产伤可自行恢复
大多数的产伤会自发性恢复,只有少数需要外科手术或是定期复健治疗,父母亲不要太过紧张,相信给予宝宝身体、心理的支持,并配合医师指示,定期回诊追踪,生产损伤应该都会有良好的恢复,父母可不用太过担心,配合妇产科医师定期产检,决定适当的生产方式,可以使产伤的发生率降至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