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早教指南 常识教育不切实际的误区

引言: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及时的教育孩子,对孩子我们提出的一些问题和教育方式能适当的行用 。可以表扬孩子做得好的地方,比如声音很洪亮,表情非常甜美 。但同时,也要让她看到别的小朋友的优点,这样能开阔孩子的心胸,增强孩子的学习意识 。
误区1:不切实际地夸赞
典型状态描述:
看到宁宁的画,妈妈脱口而出:“宁宁画得真好!我家宁宁最棒了!”听了妈妈的夸奖,5岁的宁宁不但没有高兴,反而不屑地说:“你就会说‘最棒’了,还有没有新鲜点的 。”
宁宁妈非常认可赏识教育的观念,所以,时常把“你真棒!”挂在嘴边 。在儿子3岁前,自己的“赏识”似乎还能激发起儿子的热情,可是,随着儿子年龄不断增长,他对妈妈的夸奖越来越不屑了 。
心灵点击:
很多父母认为,赏识孩子就是告诉他们“你真棒!” 。其实,这是一种非常片面的认识 。
孩子比较轻松地做成了某件事情,父母如果给予不切实际且大张旗鼓的夸赞,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可能他会相信自己真的很棒;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接触的环境越来越广,在与周围小朋友比较之后,他会发现,父母的夸赞有很多水分,渐渐地,父母口中的“你真棒!”就不值钱了 。
看起来,这并不是什么大事,然而,它给孩子的成长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却不容小觑——
1. 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降低 。
2. 孩子的自我价值感降低 。
孩子一旦意识到自己没有父母夸奖的那么好,他就会开始怀疑别人对他的评价,觉得大家都在骗他,他的自我价值感反而会因此降低,进而变得很自卑 。到了那时,不管父母怎么鼓励他,他都很难自信地面对外面的世界 。亲子早教
3. 孩子变得自大、自负 。有些孩子可能会把父母的“夸赞”当作自己的保护层,他们宁肯相信这些有利于自己的评价而在无意识中屏蔽外界信息,从而变得目空一切 。
特别提醒:
父母对孩子的夸奖应该是经过认真品味后的真正欣赏 。因此,不要泛泛地夸孩子画得好,而应用心欣赏孩子的画,你可以夸奖孩子主动完成绘画,态度非常认真;也可以夸奖孩子的画中有某些细节处理有进步……记住:夸奖孩子的动机与态度要比夸奖结果更重要哦 。
误区2:“你比他们都强!”
典型状态描述:
小区里,小美正和几个小朋友一起比赛唱歌 。小美活泼可爱,能唱会跳,不时得到一旁叔叔阿姨的赞美 。小美妈妈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她美滋滋地把小美拉到自己身边,悄悄地说:“乖女儿,太棒了!你比她们都强!”听了妈妈的话,小美“翘起了小尾巴”,开始对其他小朋友的表现指指点点 。
小美聪明活泼,善于表现 。小美妈妈也从不吝惜对女儿的赞赏:“你比别的孩子都做得好!真给妈妈争脸 。”然而,小美不但没有因妈妈的赏识而更优秀,反而变得非常爱和别人比较,嫉妒心强 。
一旦发现其他小朋友比自己做得好就会气得鼓鼓的 。
心灵点击:
“你比他们都强!”“你真给我争脸!”表面上是在赏识孩子,实际上却与赏识教育的真谛背道而驰 。赏识是对孩子发自内心的接纳与欣赏,而这种接纳与欣赏是建立在“不与别人比较,尊重每个孩子都是唯一、独特的”基础上的 。
如果父母常以“你比他们都棒!”等语言对孩子进行夸赞,那么孩子会——
1. 认为只有我比其他孩子做得好,父母才会关注我、承认我、喜欢我 。
2. 认为父母对我的关注与爱是有条件的,无法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