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宝宝三变脸

传统观念认为,产妇坐月子应该门窗紧闭、拉上窗帘,以免宝宝受噪音和强光的侵扰 。其实,在昏暗的灯光下,宝宝肤色的变化很难被察觉,最重要的是可能错失黄疸的最佳治疗时间 。
1、变白脸
刚出生的宝宝,擦去他身上的血迹后你会发现,宝宝皮肤像涂了一层薄薄的白色“蜡”,看起来像个白皮肤的宝宝 。
无需处理:那层白白的“蜡”其实是一层胎脂,摸上去油乎乎的,它能够保护新生宝宝娇嫩的皮肤,同时也有保温作用,所以不要擦去 。一般1天以后就会被宝宝皮肤自然吸收 。
2、变红脸
等到出生第2天后,拉开窗帘、借助窗外的自然光你又会发现,宝宝皮肤居然变红了 。什么原因?是他太热了吗?怎么办?
无需处理:肤色变红是因为宝宝的胎脂被自然吸收后露出稚嫩的皮肤,由于皮下毛细血管丰富,所以呈现出红色皮肤 。
3、变黄脸
一般到了第3天,新生宝宝的皮肤就开始变黄了 。这是因为新生儿不需要胎宝宝时期那么多的红细胞,所以红细胞被大量破坏产生胆红素,而新生宝宝的肝脏功能不成熟,来不及“处理”后排泄到体外,造成血中胆红素过高而出现黄疸 。一般情況下,宝宝出生后的黄疸指数在正常的生理性黄疸的范围内,就不用留在医院照“蓝光”,而可以和妈妈一起回家了 。但这并不表明黄疸指数不会再度上升,所以出院前,妈妈要了解宝宝的皮肤黄到身体哪个部位,回家后再继续观察,如果黄疸持续好转就不需要担心,如果愈来愈严重就应引起足够重视,因为高血清胆红素可引起神经系统损害 。
观察大便颜色
因为过高的胆红素需要通过肝脏胆道来分解代谢以排出,所以如果在这一过程当中,肝脏或胆道发生问题,那么排出的大便颜色便会愈来愈淡,严重时可呈陶土色,这种“预报”说明胆红素的分解代谢工作已不同程度地被耽误,需要立即就医 。
观察生活质量
如果宝宝精神状态良好、食欲佳、哭声响亮,黄疸在出生后7~10天内逐渐消退(早产儿可迟至第3周消退),这种情况一般无需处理,属于正常的生理性黄疸 。相反,如果宝宝精神状态很差(表现为嗜睡、体温不稳定等)、食欲差、容易尖声哭闹等时,也必须立即就医 。
观察黄疸变化
黄疸主要分布于面部及躯干部,而小腿、前臂、手心及足心常无明显黄疸,并且有先后顺序,一般为从头开始黄,从脚开始退,而眼睛是最早发黄、最晩退黄的部位,所以可以从眼睛开始观察起 。但如果不知道顺序也可以,可以直接观察身体任何一部位,用手指按压下去,皮肤呈现白色就说明已经退黄 。反之,则仍应密切观察寅疸程度,及时就医 。
注意:重症黄疸多见于低体重、低体温、窒息缺氧和严重感染的新生儿,它的表现和颅内出血、窒息、新生儿败血症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嗜睡、拒乳、肌张力减低,两眼凝视、尖叫、惊厥及呼吸衰竭,区别之处是黄疸又深又重 。这种情况非常严重,应立即就医 。
母乳喂养不间断
有一种黄疸为母乳性黄疸,由吃母乳引起,所以很多妈妈认为应该停止哺喂母乳,其实不然,除非黄疸十分严重(极少数患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应暂时停止母乳喂养),否则不需停喂母乳,因为改喂配方奶喂养后黄疸持续的时间与坚持母乳喂养无明显差异 。因此建议继续母乳喂养,如果宝宝吸吮能力较好,则应增加白天及夜间的喂哺次数 。这无论对新妈妈还是对宝宝来说都有益处,一方面锻炼了宝宝的吸吮能力,而另一方面,增加吸吮次数也有助于刺激乳汁分泌增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