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护理的指导手册( 二 )


早产儿的存活率虽然比足月的宝宝低,但是在医护人员和父母的努力下,出生体重在1500克以上的早产儿,存活机会可高达95%以上 。随着医学的进步,早产儿的存活率早已逐年提高了 。现在体重低于1500克以下的早产宝宝,出生后满一个月的存活率也有75% 。只要用积极的态度照料宝宝,早产儿也能活出幸福与美满!
早产儿存活率比较表
【以怀孕周数区分】
低于25周20% 。
22周29.4% 。
(统计资料来源
【以早产儿体重区分】
低于1000克以下50% 。
1001克~1500克89% 。
(统计资料来源
第一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最后一页上一篇下一篇出院的条件
1.体重持续增加,体重平均每日增加20~30克,体重达2000~2200克,已有足够的观察时间 。
2.室温下(摄氏24~25℃),在一般小床上以衣物包裹,可维持正常体温 。
3.足够的吸吮能力,不分母乳喂食或配方奶粉喂食,而且喂食中不会引起心肺功能异常变化 。
4.生理上已达成熟,以及心肺功能稳定,并已有足够的观察时间 。
5.已给予适当的预防注射,或已妥善安排出院后接种 。
6.已给予适当的新生儿代谢性筛检 。
7.已确认其血液学检查为正常,若为异常(如贫血),也已给予适当治疗 。
8.感官评估检查(眼底及听力)已完成,并了解了日后的可能变化及必要处置方法 。
9.再次回顾住院过程尚未完全解决的医疗问题,并予以适当处理 。
特殊用品准备
1.早产儿包裹用布 。
2.早产儿尿布 。
3.早产儿安抚奶嘴 。
4.早产儿喂食奶瓶、奶嘴 。
5.鼻导管 。
6.氧气钢瓶及制造机 。
7.血氧浓度监视器 。
8.抽痰机 。
特别留意动作发展
早产儿出院返家后,不论是生理或是动作发展都会比足月出生的婴儿慢 。父母在居家照护上,必须要检视宝宝的发展特征,才能避免发展迟缓 。
早产儿通常在发展上较有问题,特征则以肌肉张力偏高和偏低两大类为主 。早产宝宝因为动作发展迟缓,所以坐、爬、走、站都会较晚才能独立进行,许多早产宝宝都是到了学龄期,才出现较为明显的问题,另外也可能伴随语言、认知等迟缓现象 。因此,身为早产宝宝的父母,更要提高警觉,及早发现问题,才能尽早治疗,达到最佳效果,千万别抱着无所谓的心态,认为宝宝大了自然会坐或站,而错失了治疗的黄金期 。
早产宝宝发展迟缓的动作特色
【Part 1】
1.让人觉得很难抱 。
2.身体僵硬 。
3.抱或躺时,易呈现拱背的姿势 。
4.仰躺时,双手不易伸到身体中线处 。
5.摆坐姿是,下肢不易伸直,易向后倒 。
6.爬行时,双手、双脚无法移动自如 。
7.站立时,容易出现踮脚尖的现象,且不易屈膝坐下 。
【Part 2】
1.宝宝较安静、不爱动 。
2.全身瘫软 。
第一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最后一页上一篇下一篇3.关节角度过大或松弛 。
4.头部控制力差,易往后掉,不能随着身体抬起来 。
5.摆坐姿时,背部撑不起来,需要双手扶地才能坐 。
6.爬行时腹部贴地,双脚过度张开 。站立时脚板外翻,会出现扁平足 。
追踪检查远离并发症
早产儿顺利出院后,追踪检查就成了下个阶段的重要任务,即使已经向各种器官并发症说拜拜,还是会受到神经异常、心智发展异常、视力听力异常等的威胁 。为了确保早产宝宝有个健康的未来,追踪检查计划最好从“矫正年龄6个月大”开始,定期回诊接受完整的追踪检查,直到2岁为止 。
何谓“矫正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