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哭闹不能够掉以轻心

哭是婴儿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 , 是生理上的需要 。但是 , 因为婴儿期孩子缺乏语言表达能力 , 表达痛苦也只是哭闹这一种方式 。因此 , 年轻的父母要能够学会区分生理性哭闹和病理性哭闹 , 并结合其它表现 , 如呼吸、体温状况等 , 判断孩子的病情 , 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家长对婴儿的哭闹切勿掉以轻心 。
由于婴儿的哭闹是平常之事 , 家长往往对此并不介意 。以前就出现过患流行性脑膜炎、中毒性菌痢等危症的病婴 , 因家长对婴儿的哭闹不当回事 , 以至于错过早期治疗的机会 , 患儿的疾病急剧恶化 , 抢救无效而死亡 。所以 , 作为年轻的家长 , 对婴儿的哭闹要有一定的认识 。
生理性哭闹 , 大部分是由于饥饿造成的 , 把奶头放入婴儿嘴中 , 哭闹声一般就可以停止 。病理性哭闹 , 一般来说 , 哭声异乎寻常 , 持续时间长 , 或者时哭时停没有规律 , 哭声微弱或带有呻吟 , 有时还会出现间歇性 , 有时会喘不过气来 , 有时伴有高热或者其它异常性表现 。给予喂奶或者爱抚只能暂时起作用 。二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 。
以下几种情况是家长需要特别注意的:
1、婴儿夜啼 。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其日醒夜睡的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 , 白天或睡前玩耍过度造成的 , 但也有不少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以致于鼻塞影响呼吸和进食所造成的 。此外 , 蛲虫于夜间在肛门周周骚扰引起不适 , 也是造成婴幼儿夜啼的常见原因 。故对“夜啼郎”应作仔细检查 , 找出原因 , 对症治疗 。
2、婴儿哺乳时哭闹 , 避开奶头 , 并且有口臭和流涎现象 。原因可能是口腔感染 , 如鹅口疮、口腔炎、咽炎等 , 影响其吸吮或吞咽 , 故每食必哭 。
3、婴儿哭闹时摇头 , 或以手抓耳 , 牵拉其耳廓时哭声更大 , 提示可能患有急性中耳炎或外耳道疖肿 , 或者是异物如小虫等进入了外耳道 。
4、婴儿哭声嘶哑 , 可能为急性喉炎引起的声带水肿;哭声嘶哑伴有哮吼性咳嗽和呼吸困难 , 可能为白喉引起喉头和气管粘膜炎症 , 而造成呼吸道部分梗阻所致 。
【婴儿哭闹不能够掉以轻心】5、婴儿哭声急促而窘迫 , 伴有喘鸣 , 鼻翼扇动和鼻唇区青紫 , 为肺炎、毛细支气管炎的表现;如果平时一般情况尚可 , 只有啼哭时才出现气急和面色青紫 , 那么 , 婴儿可能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
6、婴儿大便前哭闹 , 多因粪便干结 , 不易排出;而大便时哭闹多因肛裂、直肠或乙状结肠炎症 , 后者可伴有粘液血性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