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宝宝”护理守则:为宝宝健康护航

很多宝宝的小脸以及身体总是汗津津的 ,  妈妈刚替宝宝擦完满头大汗没多久 , 宝宝脸上身上很快又蒙上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其实造成小儿多汗的原因很多 , 有正常原因也有非正常原因 。那对于不同情况家长们又该如何护理呢?可以用中药调节吗?下面将为您一一揭开谜底 。
汗腺分泌过多称多汗
汗腺分泌过多称多汗 。小儿时期由于代谢旺盛 , 皮肤含水量大 , 微血管分布较多 , 且小儿多活泼好动 , 故出汗一般比成人多 。由于环境温度过高 , 衣被过厚 , 剧烈运动等原因 , 导致多汗是机体调节体温所必须的过程称生理性多汗 。如不存在以上因素 , 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多汗称病理性多汗 。
妈妈如果发现宝宝出汗多 , 首先应该寻找多汗的原因
    (5)佝偻病、结核病等其他原因引起的出汗 , 就是病理性出汗
      “过度保暖 , 不良的习惯 , 以及乱吃清火的药物也可导致宝宝出汗多 。”王玉梅说 , 比如 , 一些家长喜欢给宝宝多盖被 , 生怕宝宝着凉;一些家长在宝宝入睡前给其喝牛奶等高热量的饮品 , 使宝宝入睡后机体大量产热 , 只能通过皮肤出汗来散热;还有一些家长怕宝宝上火 , 经常给孩子服清热解毒的药物 , 而这些药物里大多含有退热成分 。此外 , 室温过高、打骂孩子后使其精神过分紧张 , 也是小儿睡眠时出汗的原因 , 这些都属于生理性的出汗 。“宝宝如果只是出汗 , 没有烦躁、哭闹的现象 , 家长不用着急 。”
前半夜出汗+枕秃、易惊:宝宝可能缺钙了
除了生理性出汗 , 如佝偻病、结核病等其他原因引起的出汗 , 就是病理性出汗了 。
王玉梅说 , 佝偻病引起的出汗 , 主要表现为入睡后的前半夜 , 小儿头部明显出汗 。另外还伴有烦躁、易惊、枕秃、屏气等症状 , 这些是婴儿佝偻病的早期表现 。“有这些症状的孩子 , 只要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 , 佝偻病就可以得到控制 , 出汗也就会自止 。”
假如小儿不仅前半夜出汗 , 后半夜及天亮前也出汗 , 多数是有其他疾病的表现 , 最常见者是结核病 。结核病还有其他表现 , 如低热、疲乏无力、食欲减退、面颊潮红等 。另外 , 心肺疾病、低血糖、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等也可导致宝宝多汗 。“因此 , 对小儿睡眠中的出汗 , 应仔细区别 , 必要时要带宝宝去医院检查 , 并及时治疗 。”王玉梅说 。
王玉梅还提醒家长 , 判断宝宝病理性多汗 , 除必须结合病史、体征分析以外 , 还应进行有关检查 , 才能作出正确诊断和治疗 , 家长切不可上网一查 , 便自己给宝宝擅自下结论 , 且随便给宝宝用药 。
出汗多的宝宝要多喝水、勤洗澡
如何护理才能保证“汗宝宝”的健康呢?王玉梅说 , 要从改变环境和习惯两方面着手 。
首先 , 要给宝宝穿纯棉质地内衣 , 透气、吸汗 , 贴身穿着也比较舒服 。另外 , 即便是冬天 , 宝宝的衣服及被子不可太厚 , 从小锻炼宝宝的耐寒能力 , 有助于增强抵抗力 。
其次 , 要及时调节室内温度 。每天早、中、晚定时通风换气 , 尽量做到每次开窗10~30分钟 。冬天有暖气的家庭 , 不要让室内过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