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新生儿的护理( 二 )


消化系统
新生儿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能很好地适应大量流质食物的消化吸收 。吸吮及吞咽功能完善,协调良好,并能与呼吸同步进行 。新生儿出生后10~12小时内开始排出胎粪,为黑绿色,3~4天后转为过渡性大便,最后变为黄色软便 。若出生后24小时未排便,应检查有无肛门闭锁 。新生儿胃呈横位,贲门括约肌发育不良,而幽门括约肌发育良好,但胃容量小,故新生儿易发生溢乳 。新生儿唾液分泌及淀粉酶较少,但能适应母乳喂养的需要 。
血液系统
新生儿出生时,血液中红细胞及白细胞数量较多,不久会逐渐下降;但仍与成人的差距甚大,不要用我们的标准去衡量宝宝 。
免疫系统
新妈妈小提醒哺乳新生儿娩出后如母体状况良好,应尽可能在产后半小时内给予母子皮肤接触,并让新生儿及早吸吮,这不仅使得出生后的宝宝较早地获得营养的供给,同时也可促进母亲乳汁的分泌 。由于妈妈身体里的免疫球蛋白可以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因此,新生儿出生前对多种传染病有特异性免疫 。但这种被动免疫抗体在出生后逐渐减少以至消失,而免疫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善,抵抗力低,故易患多种感染性疾病 。因此,对新生儿的居室及用具要清洁消毒,预防感染的发生 。另外,因为新生儿能从母乳中获得某些抗体,母乳喂养的宝宝,其免疫系统的发育要远优于人工喂养的宝宝 。直到成年,这种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 。
代谢系统
新生儿代谢旺盛,其体内液体总含量约占体重的80%,非常容易出现由于摄入不足而引起的脱水 。按体重计算,婴儿的最低耗氧量比成人高 。初生时产热能源主要来自糖代谢,但因糖储备不足,故生后头几天内机体越来越多地动用脂肪和少量蛋白质产热 。
由于新生儿肌肉和其他组织细胞的数量比年长儿相对较少,故细胞内液的比例较细胞外液相对要少 。出生数天内由于丢失较多的水分,可能发生“生理性体重下降” 。由于肝脏酶系统发育未成熟,使得新生儿代谢某些化学物质有一定程度的困难,容易发生黄疸甚至胆红素脑病 。
神经系统
新生儿脑体积相对较大,其重量占出生体重的10%~12%;但脑沟、脑回、神经鞘等,并未完全形成,对下级中枢的抑制能力较弱,容易出现不自主或不协调的动作 。新生儿出生时已具备完善的觅食、吸吮、吞咽、恶心、呕吐、拥抱、握持等一系列生理反射,温度感觉较灵敏,但嗅觉较弱,听觉迟钝 。
体温调节
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体温调节机制不完善,加之新生儿皮下脂肪较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体温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较大波动 。因此,炎热季节新生儿的卧室应注意通风,并供给足够的水分;冬天要为新生儿保温、以防冻伤及硬肿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