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教学反思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滚一滚》教案


附教学反思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滚一滚》教案

文章插图
小班科学活动《滚一滚》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愿意参与探索活动,对不同物体滚动的现象感兴趣,在探索、观察各种物体滚动的过程中,初步感知发现滚动物体的外形特征,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滚一滚》教案吧 。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应该生活化,也就是说科学教育的内容应从幼儿的身边取材,小班幼儿对自己周围的环境及事物一直都有很大的好奇心,他们总喜欢摸摸这,看看那,我们应该在平时多给他们一些自由探索的机会,引发幼儿对生活中熟悉的东西进行再观察,再探究 。于是我就选择了这节科学活动《滚一滚》 。
活动目标
1、愿意参与探索活动,对不同物体滚动的现象感兴趣 。
2、在探索、观察各种物体滚动的过程中,初步感知发现滚动物体的外形特征 。
3、能体验探索滚动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愿意参与探索活动,初步感知发现滚动物体的外形特征 。
活动难点:
在探索、观察的过程中对不同物体滚动的现象感兴趣 。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会滚动的东西,如皮球,薯片筒,圆柱、圆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形状的积木,瓶子,圆柱形干电池等 。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探索兴趣,导入课题 。
1、师:前几天,魏老师请小朋友收集了很多材料宝宝,现在请小朋友把材料宝宝拿出来,玩一玩,然后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
2、幼儿自由选择物体进行尝试,教师巡回指导 。
3、交流各自经验,引导幼儿说出刚才是怎么玩的 。
(二)幼儿再次操作,引导幼儿探索滚动的物体 。
师:你的材料宝宝能滚动吗?为什么?鼓励幼儿尝试用语言解释物体滚动的原因:知道圆形的东西都能滚动起来 。
师小结:圆形的东西都能滚动起来,方形、三角形的东西不能滚动 。(评析:这个环节是活动的重点主要是通过幼儿自己的尝试、比较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是否能滚动)
(三)出示图表记录,引导幼儿发现滚动的物体,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滚动现象的理解 。
师:今天小朋友学会了新的本领,现在请小朋友帮魏老师找一找,哪些物品会滚动?
(四)拓展幼儿生活经验,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能够滚动的物体 。
师:今天我们玩了滚一滚的游戏,知道了圆形的东西能够滚动,在生活中你发现有什么东西也是滚动的呢?
(五)教师小结 。
教学反思
1、本次活动来源于孩子的生活,是孩子感兴趣的问题,所以在活动中孩子们始终保持着饱满的热情,在整个活动中始终以幼儿的操作探索为主,且紧密围绕着“滚动” 这个有趣的现象而展开,充分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把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为幼儿提供自主探索、自我发现的机会和条件,淡化了“教和学” 的界限,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体验玩滚动游戏的乐趣,满足了幼儿的探索欲望,使幼儿在玩中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
2、活动内容有趣,操作性强,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特别是在探索活动中,层层递进加深了探究难度,但是在教师的适时指点和引导下使得难点迎刃而解,整个活动在轻松愉快、充满情趣的气氛中进行,让幼儿始终保持浓烈的兴趣,使教育极富感染力,效果甚为理想,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