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爱捡“破烂” 妈妈莫慌张


宝宝爱捡“破烂” 妈妈莫慌张

文章插图
有家长反应 , 3岁的宝宝爱上捡破烂 , 总爱收集一些“没用”的东西 , 像螺丝帽、牙膏盒、玻璃瓶、小棍子等一些毫不起眼的东西都被孩子视为珍宝 , 百玩不厌 。甚至是一些树叶、小石头、小松果更是能引起孩子浓厚的兴趣 , 经常装得衣兜、裤兜鼓鼓的 , “满载而归” 。
这些东西对孩子来说就象宝贝一样 , 如果不告诉他就给扔掉了 , 孩子知道后是会大闹一场的 。孩子喜欢收集零碎物品的这种倾向 , 会从幼儿时代开始一直持续到小学毕业以后 。
心理专家:收集东西是孩子成长的一步
从心理角度行来讲 , 爱好收集各种小东西 , 这是对自己生活的周围世界加深了认识的同时 , 懂得了各种事物都可分类 , 都有系统 , 因此就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进行重点收集 , 随着年龄的增长 , 其兴趣也在不断变化 , 收集物品的种类也在变化 。
喜欢收集是孩子的一种心理特定 , 他们收集那些自己喜爱的新奇事物 , 摆弄、观察、欣赏 , 这是孩子生长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 。可以说 , 孩子收集的过程就是他们学习的过程、成长的过程 , 也是发展智力的过程 。在收集过程中 , 他们会观察比较 , 如:这堆石头都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摸一摸哪一颗更光滑?敲打敲打哪块石头的声音好听?质地更坚硬?然后根据自己的标准去挑选最喜欢的带回家中欣赏、游戏 , 享受获得收集物后成功的快乐 。
在这个过程中 , 孩子的感官得到发展 , 增强了观察力和记忆力 , 同时也获得了知识 , 加深了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与了解 。
正误做法大PK
错误方法:强令禁止
【宝宝爱捡“破烂” 妈妈莫慌张】有许多家长采用了训斥孩子的方法 , 有的甚至一气之下扔掉孩子心爱的“破烂” , 结果导致一场“家庭大战” 。家长的上述粗暴行为是绝对错误的 , 违背了孩子的心理发育规律 , 也伤害了孩子的感情 , 同时丧失了教育良机 。
正确方法:加强引导
家长应当引导孩子的收集兴趣 。
一方面指导孩子对收集物进行整理、分类 , 教给孩子保存的方法 , 鼓励孩子更好地收集;另一方面 , 可以利用孩子喜欢收集的特点 , 指导开展收集活动 , 如捕捉昆虫、采摘野花、野草 , 拣拾落叶和小石头等 , 并因势利导地讲一讲科学知识 。让孩子们经常欣赏自己的收集物 , 和家长一起分享快乐 , 这是一项极为有益的科学活动 , 也是符合孩子兴趣的活动 , 具有良好的教育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