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如何规避不良的中成药?


很多人都知道,孕妇应避免吃西药,事实上,某些中成药也因损害胎儿或对孕妇有不良反应,属妊娠用药禁忌的范围 。根据中成药对孕妇不良反应程度的不同,有禁用、忌用,慎用之别 。这些中成药大多具有通经祛瘀、行气破滞、泻下逐水等作用,为数很多,必须引起重视 。禁用的中成药有:牛黄解毒片(丸)、木瓜丸、丁公藤风湿药酒(禁内服,但忌擦腹部)、小金丸、小活络丸、开胸顺气丸、木香槟榔丸、化症回生片、玉真散、失笑散、七厘散、九气拈痛丸、九分散、再造丸、当归龙荟丸、红灵散、苏合香丸、阿魏化痞膏、纯阳正气丸、冠心苏合丸、紫雪丹、活血止痛散、益母草膏、跌打丸、跌打活血散、痛经丸、暖脐膏、暑症丸、醒消丸、鳖甲煎丸等 。
忌用的中成药有:
三黄片、牛黄清胃丸、大活络丸、云南白药、梅花点舌丹、控涎丸、清宁丸、紫金锭、礞石滚痰丸等 。
慎用的中成药有:黄连上清丸、凉膈散、祛风舒筋丸、三妙丸、万氏牛黄清心丸、万应锭、女金丸、天麻丸、五虎散、牛黄上清丸、龙胆泻肝丸、伤湿止痛膏、安宫牛黄丸(散)、防风通圣丸、妇科分清丸、沉香化气丸、鸡血藤膏、栀子金花丸、通关散、清肺抑火丸、清胃黄连丸、舒肝丸、舒筋活络酒、附子理中丸等 。凡属禁用的药物不能用;属忌用的药物,原则上也不能用;属慎用的药物,以不用为好,若因特殊需要可根据孕妇的具体病情,酌情使用,但应加强观察和护理 。【孕妇如何规避不良的中成药?】由于西药多是化学合成药,其中不少西药对胎儿有不良作用 。因此,不少女性在怀孕时,对西药都存在着一种恐惧心理,她们因病需用药物时,大多喜欢选用中药 。专家认为,其实,孕妇服中药并非都是绝对安全的 。许多中药所含的各种生物碱及化学成分亦十分复杂,特别是各味中药相互配伍以后产生的作用差异较大,有的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 。因此在怀孕的最初3个月内,孕妇除慎用西药外,亦应慎用以下四类中药,以免造成畸胎或导致早产、流产 。大毒大热药物 。如生南星、朱砂、雄黄、大戟、附子、商陆、斑蝥、蜈蚣、砒石等,本身就是具有一定毒性的药物 。中药雄黄已肯定有致畸胎作用,孕妇应绝对禁止内服,朱砂含有可渗性汞盐(即水银),可在孕妇体内蓄积,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耳聋、斜视、智力低下等 。活血化淤药物 。如桃仁、红花、枳实、蒲黄、益母草、当归、三棱、水蛭、虻虫、穿山甲、乳香、没药等,可使孕妇血液循环加快,具有刺激子宫、反射性引起子宫强烈收缩的作用,导致胎儿宫内缺血缺氧,使胎儿发育不良及产生各种畸形,甚至引起流产、早产和死胎 。滑利攻下药物 。如滑石、木通、牵牛子、冬葵子、薏苡仁(根)、巴豆、芫花、大戟、甘遂等,多有通气利尿下泻的作用,可通过刺激肠道及消化系统,兴奋子宫并引起反射性的收缩,使胎儿着床不稳而引起流产、早产 。芳香走窜药物 。如丁香、降香、麝香等,可通过神经系统引起子宫收缩,也容易导致胎儿早产或流产 。不少人工流产或引产药物中,麝香均为其中的主要成分之一 。还应告诫孕妇的是,有许多具有毒副作用的中草药,常以配方形式出现在中成药之中,因而对含有上述各类的中药必须慎用 。对已注明有孕妇禁用或慎用的中成药,应避免服用,或选择功效相似而无副作用的药品代之 。当然,在丰富的中药宝库中,对孕妇有不良作用的药物毕竟是少数,中药作为天然药物仍然比西药的副作用要小得多 。所以,孕妇在患病时不必讳疾忌医,应及时找医生诊治,请医生权衡利弊选择使用药物,以利于孕妇与胎儿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