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盲信明星代言,“点名”青少年要小心
针对上述乱象,银保监会提醒金融消费者,金融产品信息不对称性高、专业性强,代言人自身如果没有辨别代言产品资质、不了解产品风险,可能产生宣传误导风险 。金融消费者要理性看待明星代言,不可盲信明星代言,应理性对待“明星代言”的产品或服务,做到“三看一防止”,切实防范金融陷阱 。
所谓的“三看一防止”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一是看机构是否取得相应资质 。金融行业属于特许经营行业,不得无证经营或超范围经营金融业务 。
银保监会提醒,消费者应选择有相应金融业务资质的正规机构、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 。可以登录金融监管部门网站、行业协会网站查询机构有关信息,或者向当地金融监管单位核实机构资质 。
二是看产品是否符合自身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 。消费者购买金融产品时,要了解产品类型、条款、风险等级、告知警示等重要信息,根据自身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当的金融产品 。
“要坚持理性投资、价值投资,不宜一味追求赚‘快钱’,更要摒弃一夜暴富观念 。”银保监会强调 。
三是看收益是否合理 。投资理财风险和收益并存,消费者面对营销宣传时,要重点关注是否如实地披露了风险和收益,以防被误导或欺诈 。对承诺高于平均收益率的金融产品要小心谨慎,不要轻信高回报无风险等虚假宣传 。
四是防止过度借贷 。理性看待借贷消费、理财投资等广告宣传,保持理性金融观念,不盲目跟风消费、借贷和投资 。
银保监会强调,青少年尤其要对粉丝应援、借贷追星、集资追星等行为保持理智,谨防陷入非法集资等金融陷阱 。
三方面做好P2P存量风险处置工作
近年来,随着P2P频繁暴雷,众多曾为P2P产品代言的明星也成为舆论焦点,朗朗、唐嫣、汪涵、杜海涛等明星都曾“踩雷”P2P代言 。关于明星要不要为其代言的P2P产品负责、要不要参与赔偿的问题亦争论不休 。
据多家媒体此前报道,上海汉联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宋一欣律师在“腾讯新闻相关话题”上表示,从法律责任层面上,有两个方面 。
其一,受害人购买或消费的产品(包括金融产品)与服务(包括金融服务),本身若存在欺诈,受害者无疑应从刑事制裁,行政监管,民事索赔三方面追责,本身若不存在欺诈,则依据去刚性兑付的原则,只能清算该公司既有资产乃至破产 。
其二,相关产品有明星代言的,依据广告法等法律法规,看一看有无虚假广告宣传,有无尽到合理的审查义务(在其能力所及范围而言,如代理的产品是否是合法批准的产品等),如果无,则明星代言后并不承担责任,如果有,则要看虚假广告的侵权程度,决定其是否应承担退出代言费等责任 。
今年1月,北京市朝阳区金融纠纷调解中心发布公告称,部分网贷机构为牟取不正当利益,聘请知名演艺人员、公众人物作为广告代言人,利用其影响力吸引投资人购买非法金融产品 。上述广告代言人未尽到合理的审查义务,作出不实宣传,对损害结果的发生和扩大存在过错,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
公告强调,自即日起,请曾经或仍在涉P2P网贷广告中,以自己的名义或者形象对相关产品、服务作推荐、证明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即广告代言人),尽快联系该中心就相关问题进行说明,并配合开展网贷平台清退工作 。
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近日银保监会2021年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P2P在营机构实现了清零,也就是说P2P机构已经停止开展新的网贷业务,存量风险得到有序压降 。后续主要是做好存量风险处置工作,下一步将从几个方面努力:
- 杨紫家境大揭秘原来这么牛?杨紫能成为明星真的是靠家里关系吗?
- 公募基金首季竟亏损2100亿!明星基金经理正补救 纷纷加仓这类股票
- 明星沈月捐多少钱为何引群嘲原因?沈月家庭背景家境揭秘成长经历
- 刘格菘、董承非最新动作来了!明星基金经理一季度都怎么调仓?
- 银保监会:警惕明星代言金融产品的风险
- 卡通代言食品有损儿童健康
- 星二代宝宝初长成:盘点明星宝宝初生照
- 附股 明星私募一季度调仓路径出炉 冯柳、邓晓峰加仓医疗股 这些白马股遭减持
- 3个错误睡姿 当心宝宝长不帅!
- 明星基金经理一季报白马股持仓曝光:傅鹏博增持万华化学 葛兰增持通策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