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在多数基金经理眼里,投资小市值企业相当于“从矮子里拔将军”的概念 。
李紫亮打了个比喻,“就和我们招聘一样,多数基金公司招员工至少要求研究生以上的学历,也不是说研究生以下的人不行,很多投资大师甚至连大学都没上过 。这只是人为画的一条线,这条线以上投资成功概率比较大 。就和100亿以下的企业多数壁垒很弱一样,可能多数一年就赚两三亿元利润,仅研发层面就无法和大企业去拼 。”
此外,公募基金投资时往往喜欢低调,“悄无声息地进出” 。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第一财经表示,公募基金更愿意选择价值投资、投资标的一定要有足够容量,供他们进退自如 。比如说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这样的大盘蓝筹股,是流动性非常强的大市值股,公募基金进出无声 。
“小市值的股票,在市场可流通的总股本较小,对于大基金来讲容量不足,无法承载大基金的资本注入 。一旦有体量足够的基金进入,股价会被炒得人仰马翻,而且退出也非常困难 。因为小市值股票体量太小,相对大盘股来讲流动性比较差,换手率低 。” 董登新对第一财经说道 。
格雷资产表示了相同的看法,小市值公司每日成交额偏低,对于公募基金上百亿,甚至上千亿元的资金体量来说,摩擦成本高且不利于投资,而且容量有限,就算把小市值公司全部买下来,在公募基金整体资金占比也是非常低的 。
“投入产出比不高,投资效率不高 。”
回归企业基本面
其实在牛年开市后的一段时间里,中小市值股票也曾受到市场相当程度的关注 。
据统计,自牛年开市后,截至3月9日,共有216家公司获得机构调研,其中中盘股获机构调研占比提升幅度最为明显 。数据显示牛年以来共有101家中盘股获得机构调研,占比达46.76%,而这一数据在2020年仅为30.96%,小盘股虽获机构调研数量占比有所下降,但机构调研次数明显增加 。
牛年开市以来,截至3月9日,调研次数最高的是四方光电(流通市值为10.95亿元)获机构8次关注,调研机构家数达50家,公司最新市值为44.24亿元 。调研内容主要围绕公司现有业务以及未来将新拓展的业务展开 。
李紫亮表示,短期市场表现只是一个投票器,仅仅是资金的博弈行为,其实是比较难以把握的,如果以三到四年的维度,其实能更多地反映出经济结构的变化 。
上述上海的公募基金经理直言,近几年市场环境是相对紧缩的,不同于2016年之前,“小市值公司的行情主要来源于宽松环境下的主题性炒作,现在的环境不利于小市值公司获得资金青睐 。”
从A股的历史来看,小盘价值相对占优总共出现过4次,均是全球经济进入复苏上行周期,企业盈利加速改善,本质上是经济上行带来较高的业绩增长 。投资者开始自下而上寻找业绩超预期,而且估值相对合理的公司 。能够在经济上行周期中实现上涨的标的,大概率是在经济复苏过程中获得新的增长逻辑,比如份额提升、品类扩张、经营效率提升,管理水平提升 。
格雷资产表示,随着注册制的推出,包括机构化、企业和行业层面的寡头垄断,未来还是属于各行业龙头企业的天下 。所以如果没有在短期内获得持续的高增长,小市值公司慢慢都会不受待见,估值只能给到五倍、十倍甚至更低 。
李湛表示,小市值个股未来如何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机构是否青睐 。
“当前A股市场在经历一季度前期单边上涨的过热化行情后已逐渐平息,表现出调整后逐渐企稳回升的态势 。在无大的政策调整或是黑天鹅事件影响下,预计A股市场将逐渐回归理性,短期内将继续处于估值消化阶段,后续大概率将回到优质企业业绩增长推动股价上涨的模式 。因此,机构不青睐小盘股,短期内抛售可能会使小盘股价格承压,但最终决定小市值个股如何发展的,更多还是取决于企业自身长期的经营情况 。” 李湛说道 。
- 豪赌明星惨败!华谊兄弟10亿天价收购 如今股价跳水、机构出逃 冯小刚也栽了
- 解密主动偏股型基金净值增长动力源 一季度基金重仓股谁主沉浮
- 印度疫情连刷单日记录 这一产业全球格局或受冲击!原料药概念股名单
- 越跌越买!券商资管重仓股名单出炉
- 用茶水可帮新生儿洗去“红屁股”
- 服从权威是学校的一种隐性教育
- 揭秘北上资金进退路线!连续2周加仓 月内涌入逾400亿元 加码26只个股
- “五一档”票房破11亿 《悬崖之上》单日票房逆袭 为何港股影视板块却大跌
- 杨德龙解读“2021年巴菲特股东大会”:价值投资理念的新高度
- 5月券商金股出炉 4股业绩翻倍获机构扎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