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早智力开发会不会有什么负作用


过早智力开发会不会有什么负作用

文章插图
科学研究表明 , 孩子成长的前四年 , 要发展出一生50%的学习能力 , 构建主要的学习途径 , 以后的学习就是以此为基础的 。但是 , 这部分最关键的学习能力 , 并懒妈妈的快乐早教不是通过学习认字和数学这些抽象知识培养出来的 。
人类已经进化了几百万年 , 在时间的长河中 , 人类从最早的语言、绘画到象形文字 , 再到文字 , 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 这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规律 。孩子的学习也是一样 , 从他自发的涂鸦、绘画 , 再发展到学习文字和算术这些抽象的东西 , 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
人为的早期智力开发 , 并不能提高孩子的智商
现在很多早期智力开发所依据的理论基础 , 大都是上个世纪的研究结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期追踪观察和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 有最新研究结果表明 , 人为的早期智力开发 , 并不能取得提高智商的预期效果 。
2007年 , 美国社会学家发表最新的研究结果认为:“人为的干预可以在短期内把智商提高七八分 , 但是当人为干预消失后 , 这些被提高的智商基本上会降回来 。”
2007年8月华盛顿大学公布研究结果 , “小小爱因斯坦”系列对孩子的智力成长有负面作用;8~16个月的孩子 , 每天看1个小时此类DVD , 其掌握词汇的能力就会降低17% 。
美国心理学家对“以学习知识为主导”和“以社会交往为主导”的学前班进行比较研究 , 得出结论:
在5岁时 , 前者比后者培养出来的孩子认识更多的数字和单词 , 但是到了6岁 , 这一优势就消失了 , 与此同时 , 在学习热情和创造力上 , 后一组孩子具有明显优势 。
过早让孩子学习抽象知识的危害
影响孩子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建立 。
我们知道 , 一个孩子学习的好坏 , 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 就是能否主动积极地思考 。思考能力的形成 , 并不是通过知识性学习来获得的 。孩子从一出生 , 就通过感受身边的世界开始了自主学习 , 在感知世界的过程中 , 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考能力 。
每个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 , 如果过早认识文字和数字这样抽象的符号 , 他的注意力就会更多地集中在这些抽象的事物上 , 不会更好地去了解和感知身边的世界 , 不仅不能感受到很多真实美好的事物 , 更有可能缺少理解、归纳和判断的主动性和能力 。
孩子只有具备了丰富的感觉经验、获得形成清晰概念的能力之后 , 才能具备正确判断的基础 , 理解事物内在的联系 。当孩子还没有足够的理解能力时 , 让他过早地学习知识 , 他当时虽然记住了 , 但是根本吸收不了 。这就好比 , 我们给小树浇水 , 可是 , 我们浇的这种水 , 根本不能被树根吸收 , 然后 , 水多了就要溢出来 。如果给孩子灌输的知识太多 , 他不仅吸收不了 , 还会产生厌学情绪 。
阻碍孩子认识真实的世界 。
【过早智力开发会不会有什么负作用】孩子天生就会对身边的世界充满好奇 , 他会尽自己的可能去探索和发现周围的事物 。当孩子还没有对真实世界具备足够的观察和体验时 , 如果过早地进行抽象知识学习 , 会把孩子的注意力人为地转向对抽象符号的关注 , 从而丧失很多在真实世界中的体验和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