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谁同坐

【与谁同坐】“与谁同坐”,出自苏东坡《点绛唇》里的诗句,被取用于苏州园林拙政园里的一亭,此轩吸引了不少游客 。
与谁同坐,不是一种姿势,而应该是一种意境 。
“与谁?”是我们在尘世交往中时常会有的疑惑 。
除了亲情无可选择,谁都想找到与之“匹配”的友情和爱情 。琴瑟和鸣也好,貌合神离也罢;情投意合也好,门当户对也罢;漫无目的也好,肆无忌惮也罢——总之不要觉得两个人相处是在浪费时间 。
人事自有宿命,缘分千里一线 。有的人,是我们不待见的 。曾经有过一次难得的旅行,一听说那个人也要同行,心仪之地再没心思去向往 。有的人,是我们隐藏在心头的秘密,哪怕从别人口中闻得一点讯息,神情顷刻如同寂寞的琴弦被弹拨开来,眉眼像晒足了太阳的花草一般,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弥漫出一片欣喜 。
常常听到人们相互道别的话语,“慢走啊,有空来坐坐 。”谁来或者谁不来,各自都有了自己心里的那个客 。可惜现实不是理想,不该来的,好似挥之而不去的影子;该来的人,却总是迟迟未至,或者也不会再来了 。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还是自然之物最解风情,人在“与谁同坐轩”,仿佛人到了梦里 。
寄情山水,聊以慰藉,人与山互观互赏,互猜互解,该是多么惬意的事 。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知我者,二三子 。”才情开解,惆怅顿减,你看,那个摆脱了功名的稼轩多么自在 。他以与生俱来的豪雄之气,将满腔郁愤化若无痕 。他以无边广阔的胸襟与古人相会,抒万千情怀于一狂叹 。诗人的大气,犹如行走于莽莽野地,与心偕行,通达无阻 。
与人最难是相知,知我心者“二三子”,足矣!
『♀本文①来源妈育儿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