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是什么意思,与IPO、ICO有何不同?

“诈骗、监管、变相融资、传销、再监管……”疯狂的ICO在监管之路上,生了灭,灭了又生,IFO、IEO、IMO各种变相ICO层出不穷 。从币改、票改再到链改,通证经济改造也如火如荼 。
不管是褒扬还是争议,高速迭代显然已成了区块链世界里的主旋律,最近一种新型融资模式STO来袭,迅速受到了广泛关注 。
与区块链技术企业 Symbiont 进行谈判,旨在达成相关合作 。这意味着一些初创公司或企业将可以在美国相应的法规监管下,进行更灵活的融资 。
有人认为STO是IPO的2.0版本,有人认为STO是合法化ICO,甚至有不少人还宣称未来将是STO的天下 。STO真有这么神奇吗?
STO到底是什么,与IPO、ICO有何不同?
STO,全称Security Token Offer,是一种以token为载体的证券发行,在确定的监管框架下,通过非公开募集和公开募集来对外进行融资,可以将现实中已经存在的金融资产或权益进行代币化,例如公司股权、债权、知识产权、信托份额或黄金珠宝等实物资产,都可以转变为链上的数字资产 。
【STO是什么意思,与IPO、ICO有何不同?】拿Security Token和证券类比的话,购买证券,交易是在纸上签署完成,而ST则是通过区块链交易来确认资产的所有权 。
ICO,是一种去中心化的、通过虚拟货币进行的融资方式 。初创项目可以通过发行token的方式进行融资,token可以作为日后使用对应区块链项目的凭证,也能在二级市场进行交易,但并不具有实物资产作为依托 。
由于不受管制和门槛限制,发行成本极低 。这也导致了ICO很容易滋生各种非法集资、传销诈骗等问题,具有极高的风险性 。
IPO,是大多数投资者最为熟悉的融资方式,与ICO相比,IPO价格昂贵且耗时较长,甚至可能需要长达6个月或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还需要满足发行规定、监管需求和信息披露等诸多条件 。
而STO则更像是一种介于IPO和ICO之间的缓冲带,融合了优点,规避了风险,既具有证券的属性,接受各国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管,同时,也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了更高效的运行 。
STO具有哪些优势?
STO有着实际资产为依托,又以token作为载体发行,某种程度上算是一种合法合规化的ICO,在监管、效率、成本这三方面做到了很好的平衡 。
易于规范监管 。相比于ICO导致市场的混乱,进行STO的项目都是需要经过合规审查的,项目代码、团队背调,项目产品等都会经过严格筛查 。这样能够有效的剔除劣质项目,净化当前混乱的市场环境 。
拓展融资渠道 。相比IPO的高门槛,STO拓展了证券代币化的领域,降低了用户准入的门槛,任何人、任何资产都能参与其中,这大大提升了优质资产的全球流通性 。
降低融资成本 。STO消除了对中间商的需求,简化了手续,节省了时间,提高了速度,降低了费用,在融资效率、融资时间、融资成本、融资地域、信息对称等方面都优于IPO,更加适合双创企业、高科技中小企业 。
STO的发展现状如何?
当前市场上已出现的一些关于STO尝试,但都还处于探索试行阶段 。
2018年2月,加拿大证券交易所(CSE)宣布将推出一个基于以太坊区块链的证券清算和结算平台,使用这个区块链平台的公司能够向投资者通过证券代币发行(STO)的方式来募集资金,通过CSE平台发行代币的公司将受到相应的证券委员会的全面监管 。
2018年6月,美国证监会接受了交易所Blockchain.io依据Regulation D向递交关于豁免注册的Form D 。据称该交易所还得到了法国金融审慎监管局(Autorité de contrle prudentiel et de résolution)注册 。这是第一个同时在上述两个监管机构“挂号”的数字资产交易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