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性教育的原则


儿童性教育的原则

文章插图
性教育是幼儿心理建设的一部分,对于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
一、儿童性教育的原则
1、电视机前
如果你觉得很难在生活中找到恰当的时机和孩子谈“性”,那就错了 。生活中有太多的线索,关于男女、关于性、关于差异 。电视节目就是一个例子 。不论是新闻、卡通、综艺节目甚至孩子喜欢的偶像剧,都时常见到有关男孩女孩、生理健康、亲密性话题穿插,有些是正面的、有些是负面的 。此时,爸妈可以用轻松、幽默的口吻,提供给孩子适当的性知识 。
无须长篇大论、小题大做,别忘了,你们还在欣赏节目呢 。
就一个小小的要点,提醒纠正错误信息、延伸重要的概念、或是生活情境的联结,除了事实的提供,也可以增加孩子对这些内容练习自我判断的机会 。
2、阅读、对话
目前许多关于两性关系、性教育的书籍,不适合学龄儿童阅读;事实上,大一点的孩子,十分容易在书店翻阅更多包含性话题的小说、漫画,而其中的品质良莠不齐,很难加以过滤 。建议爸爸妈妈陪伴孩子一同找寻好书,然后结伴阅读、观察、思索,获得较为正确的知识 。当孩子进一步有了兴趣、有了疑惑,主动提问题或引起对话时,就是最好的讨论时机,你可以在孩子的发问中知道他的主要疑问是什么、从何而来,以及他所理解的程度 。
同时,就阅读内容或话题加以讨论,也不会太过尴尬 。不过,提醒爸妈要记得先耐心、仔细听听孩子的话 。
3、引导孩子欣赏自己长大
学龄孩子的身体发育会让他渐渐地开始注意到自己的外表、自己的特质,是不是受到大家的喜欢 。尤其这个阶段的孩子,通常会形成很强烈稳固的性别刻板印象,“别的女生都……”、“男生就是要……”这样的想法,也就成为一个自我评价的重要指标 。但是,发育过程中,重要的是营养充足、身心健康、发展学习各种技能潜力,同时建立正面的自我独立性以及认同感 。
建议爸妈尽量避免阻止孩子谈论身体、也不可用性别指标来赞美或批评孩子 。相反地,可以在许多生活小节中鼓励孩子,引导他看见自己的发展、观察自己的进步、欣喜自己的长大,真正地尊重、欣赏自己和别人,才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建立自信心 。
而在中国,性教育普遍会较为含蓄,其实这对于孩子来说并非好事 。
二、中国性教育的缺点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封建历史,长期受到封闭的性观念和传统文化的束缚,“性”的话题即使在成人间也是难以启齿 。但当真正面对孩子出现问题时,害怕、恐惧、回避无益于问题的解决 。此时为人父母者最明智、最有效的方法,是学习有关学生的性健康知识或请教专家,在生活中寻找恰当的时机,很自然地与孩子交流有关青春期发育的一些问题,并适当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给孩子以正面指导 。
这既满足孩子对性健康知识的渴求,解决对性发育的好奇、神秘心理,又能促进孩子对自身一些现象的理解 。否则,就会如节目中少女那样出现负罪感 。心理专家分析,这种负罪感很可能会对孩子今后身心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
孩子的性好奇是性意识和性心理发展的正常表现,是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 。家长不但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还要关注孩子生理上、心理上的变化 。因为这些变化反映了孩子对性知识的渴求,如果这种需求得不到适当的满足和正确的引导,很容易使他们对自身急剧的身心变化产生困惑,甚至因过度压抑而产生性心理障碍,或因过度放纵而导致性犯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