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情况下应停止母乳喂养

      母乳营养丰富,所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比例适当,容易消化吸收,同时含有多种抗体和抗感染因子,能增加宝宝的抵抗力,是宝宝们最理想的食物,但在下列情况下应停止母乳喂养 。【五种情况下应停止母乳喂养】1、母亲患有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哺乳可能使婴儿发生感染时 。当母亲患有流感、细菌痢疾、开放性结核、梅毒、艾滋病等,如果哺乳有可能会直接感染婴幼儿,故应停止哺乳 。母亲患有乙肝则视情况而定,如果是乙型肝炎急性期,或有“大三阳”时,传染性很强,需停止母乳喂养,如果只是患过乙型肝炎或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乙肝健康携带者的母亲,可以正常给宝宝喂奶,对新生儿采取被动免疫及主动免疫 。
2、母亲患有严重的疾病,哺乳可能使母亲疾病恶化时 。如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肾脏病,糖尿病,白血病、恶性肿瘤以及神经病等,都应禁止给婴儿喂奶,以免哺乳而导致母亲病情恶化或影响母亲病情的康复 。
五种情况下应停止母乳喂养
3、哺乳母亲的乳房有乳汁淤积、胀痛、触摸有硬结时应该停止哺乳 。因此时积滞的奶汁已变质,不利于婴儿健康,待乳腺炎治好后再喂奶 。但要用吸奶器定时将乳汁排空,有利于乳腺炎的康复 。
4、母亲长期服用异烟肼、甲硝唑、各种抗癌药物、免疫制剂或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时,必须停止哺乳 。
5、婴儿本身患有先天性代谢性疾病,如苯丙酮尿症、枫糖血症、半乳糖血症的婴儿不宜母乳喂养及其它乳类喂养,否则会诱发疾病、加重病情和脑损伤 。喂养时只能选用特殊的乳品 。
      小编提醒:妈妈们要注意这五种情况不能母乳喂养宝宝,有不妥的情况一定要的送往医院,以免耽误宝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