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品安全思考:对问题食品的监管为啥总滞后?

久久健康网编者按:婴儿营养是每个家长都十分关注的话题,奶粉作为婴儿营养的重要食粮却缕缕出现问题,在婴儿食品安全领域,奶粉似乎屡屡出现问题 。从最早的“大头娃娃”事件到后来的三聚氰胺事件,这个领域总在挑战着我们的神经,挑战着我们的想象力和忍耐力 。究竟该如何保证婴儿是科学营养?在婴儿安全营养领域我们该何去何从?

最早被曝光的“大头娃娃事件”是奶粉的蛋白质含量严重不足,婴儿吃的奶粉根本就没什么营养 。于是我们的监管便开始高度重视奶制品的蛋白质含量 。而不法分子很快就找到了对策:用三聚氰胺这种制造塑料的化工原料掺入奶制品,以提高蛋白质的检测值 。当三聚氰胺吃出问题,监管部门又开始严查奶制品中的三聚氰胺含量 。但很快,不法分子又显示出惊人的“想象力”和“专业水平”,三聚氰胺不让用他们就从旧皮包、破皮鞋中提取蛋白质,这样既不会增加三聚氰胺含量,又可以提高蛋白质的检测数值 。
新的“科技成果”曝光后,自然“皮革奶”又会成为监管重点 。但是,如果总是被动地跟着造假分子打游击,我们不免担心,在“皮革奶”之后,还会出现什么奶呢?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被动,真正找到治本的良策?笔者认为,在食品安全这类老百姓最关注的领域,首先还是要严肃法纪 。只有加大惩罚力度,才能让造假者在法律震慑下不敢为牟取暴利铤而走险 。道理很简单,如果违法收益远远大于付出的代价,造假者就很难抑制造假的冲动 。而一旦造假的代价远远大于收获,这些人就必须有所算计 。
欣喜的是,最近修改的刑法在废除了多项死刑的同时也增加了一项,即在食品安全领域的严重犯罪可处以极刑 。这表明法律已经给我们在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管提供了有力的、一定程度上可以治本的法律武器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领域的乱象将得到遏制 。
在严肃法纪、加强监管的同时,加强全民道德建设也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构筑起码的道德底线,比如至少不能在入口的食品中下毒、在治病的药品中造假 。如果人人都能遵守这些做人的起码道德底线,不会为了金钱或者其他利益去触碰这些底线,类似三聚氰胺和“皮革奶”这类事件就不会产生 。
        久久健康网小编点评:婴儿营养的安全关乎着宝宝安全以及每个家庭的幸福 。如何做好婴儿营养的防护工作是我们的重中之重 。当然,这是一项长期工程,要靠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来实现 。因此,加强法制和道德建设双管齐下,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才能让老百姓真正吃上放心奶 。
      久久健康网(www.9939.com)专稿,转载方请明确注明出处及链接,或完整保留此版权信息 。
【乳品安全思考:对问题食品的监管为啥总滞后?】(责任编辑:张蔚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