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的营养与喂养

胎龄越短 , 宝宝体重越小 , 身长越短 。胎龄在足周(37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 。早产儿出生时体重大多不足2500克 , 头围不足33cm 。早产儿吮奶及吞咽能力均弱 , 贲门括约肌松弛 , 易致呛咳、吐、泻及腹胀 。随着新生儿医学的迅速发展 , 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的成活率不断提高 , 其中营养条件的改善起了重要作用 。喂哺早产儿以母乳最为适宜 , 应尽量鼓励产妇维持母乳 。在母乳不足的情况下 , 也可考虑用早产儿配方奶人工喂养 。早产儿对糖的消化吸收最好 , 其次为蛋白质 , 对脂肪的消化吸收能力最差 。因此 , 以半脱脂奶喂养较为理想 。
喂养时间
由于早产儿生长发育较快 , 正确的喂养比足月儿更重要 。一般早产儿可于出生后2~4小时开始喂糖水 , 试喂1~2次无呕吐者 , 6~8小时后再改喂奶液 。曾发生过皮肤青紫、呼吸困难、体重过低问题或者是用手术产出的早产儿 , 可用静脉滴注10%葡萄糖液60毫升/(日 。千克体重) , 或应用全静脉和部分高营养液滴注 , 情况好转后才改口服 。
喂奶间隔时间
喂奶时间可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来具体安排 , 体重1000克以下的宝宝每小时喂1次 , 1001~1500克的宝宝1.5小时喂1次 , 1501~2000克的宝宝2小时喂1次 , 2001~2500克的宝宝3小时喂1次 。夜间均可适当延长间隔时间 。如遇到摄入量不足、体质较弱、吮吸力差、胃纳欠佳易吐的早产宝宝 , 白天晚间均以少量多次为宜 。
喂奶方法
喂奶方法需根据早产儿的具体情况而定 。
出生时体重较大且已有吮吸能力的宝宝可直接哺喂母乳 。如果妈妈仍未开奶或者母乳不足 , 可使用奶瓶喂养 。最好用小号奶瓶 , 奶液便于保温 。橡皮奶头要软 , 开孔2~3个 , 大小以倒置时奶液能适量滴出为宜 。流奶过快 , 宝宝来不及吞咽 , 易致窒息;流奶过慢 , 吮吸费力 , 宝宝易疲倦而拒食 。
对于体重较低、吮吸吞咽能力不全的早产儿 , 需采用胃管喂养 。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 切勿盲目乱插管 , 导致宝宝咽喉、食管受损 。
对于孕周小于32周 , 体重小于1500克的早产儿 , 需为其输入各种和母乳接近的氨基酸和脂类、10%葡萄糖液、各种维生素和电解质 , 65~100毫升/(日 。千克体重) 。对于消化道畸形、手术后暂时不能喂养或患有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低体重儿等 , 也可采用消化道外颈静脉滴注补充营养 。
新手妈妈喂养经
英国医学作者达芙妮 。马特兰德说:“给宝宝喂奶前 , 要不要加热奶 , 取决于你自己 。”有些宝宝挺愿意喝凉配方奶 , 但另一些宝宝则更喜欢喝温的奶 。如果你选择给奶加热 , 热完后一定要摇一摇 , 确保奶瓶温度均匀 , 然后晃出几滴滴在手腕内侧 , 因为这里的皮肤对温度更敏感 。如果滴在手腕上的奶温温的 , 才可以给宝宝喝 。
温馨提示:早产宝宝不能暴饮暴食
大多数早产宝宝在1周岁内 , 身高和体重都能赶上正常水平 。事实上 , 很多早产宝宝出生后几个月内都能跳跃到较高的成长曲线上 。
然而 , 有少数早产宝宝一辈子都赶不上足月出生应该能达到的水平 。他们的体征值一直都略低于平均值 。有时 , 这是因为有明确的病因 。比如 , 如果宝宝出生后的前几个月由于生病或产后并发症没有获得足够的营养 , 就可能会停留在较低的成长曲线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