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是怎么来的

这个故事是父亲讲给儿子听的 。?
在讲这个故事之前,父亲问了儿子这样一个问题:钱是怎么来的?儿子的回答父亲总是不满意 。父亲说,还是先听故事吧 。?
有一个小孩子,他有个坏毛病,那就是好吃懒做 。孩子的父亲时时刻刻都指望他能改掉这个不良习惯 。然而那个孩子一点也没有改正自己缺点的意思 。父亲不得不随时随地提防自己的孩子,担心他会把家里的钱或值钱的东西偷到外面去换吃的,这位父亲觉得自己每天都活很累很辛苦 。不过说来也怪,孩子虽说好吃懒做,却从没偷过家里的钱,也没有听说过他在面偷过左邻右舍的东西 。
他弄钱的办法完全是一种正当的手段 。比如说你给他钱买酒,他会少买一点酒,然后把剩余的钱一古脑儿买了吃的 。
为了使孩子的懒惰的习性不再滋长,父亲决定给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做 。尽管如此,孩子依然我行我素,把父亲的话当作耳旁风 。?
有一回,父亲一气之下扔了一分钱给孩子,让他去买油 。父亲心想,我看你会把钱掰成两半一半买油一半买吃的不成?孩子到了店里,售货员给他装满了油,把瓶子递给他,手却不缩回去 。孩子知道售货员要的是钱,就装模作样地在自己浑身摸了一遍,然后苦着脸告诉售货员说钱掉了 。售货员无奈,只好把瓶子里的油倒出来,把空瓶子还给孩子 。
【钱是怎么来的】孩子嘴里咂着一粒糖,双手抱着那个油瓶子,兴致勃勃地回到家里 。
一进门,父亲劈头就问,油呢?孩子举了举瓶子 。瓶子壁上附着的油正慢慢流回瓶底里,差不多有一小勺 。父亲大怒,这点油怎么能吃?孩子说,一分钱只能买到这么多 。??
父亲就这样结束了他的故事,但他那期盼的目光始终在儿子身上流连 。儿子想了想,说道,这个孩子身上有生意人最完美的素质,但也有生意人最致命的弱点 。父亲赞许地点了点头,然后自言自语地说道,其实钱就是这么来的,也是这么走的 。?
钱是怎么来的?大家关心的是赚钱的途径,很少寻根究底地的剖析一番 。商业本质就是如此,有利润时可以攫取作为收入,无利润的时候才能真正体现出“一分价钱一分货”的平衡原理 。?
不管现代生活是怎样的需要金钱,但是,在我们教育子女时,仍然要使他们相信,工作和兴趣才是一切,金钱应该是附带的东西 。惟有那些不注重物质的人,才可以集中力量去追求精神上更为可贵的东西 。量入为出,这是生活的一大原则 。金钱赚得少花得多,难免东挪西借,一切烦恼都由此而生 。
金钱虽是身外之物,但因它对每个人都有用,所以我们仍要努力以正当的方式赚取,并且节约使用 。物欲是没有止境的 。安于俭朴的生活,不贪心,不慕虚荣,不妄想非分的享受,生活中自然会有恬淡安适的乐趣 。?
在犹太人中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一个拥有无数钱财的吝啬鬼去他的拉比那儿乞求祝福 。拉比让他站在窗前,让他看外面的街上,问他看到了什么,他说:“人们 。”拉比又把一面镜子放在他面前,问他看到了什么,他说:“我自己 。”?
拉比解释说,窗户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但镜子上镀了一层银子 。单纯的玻璃让我们能看到别人,而镀上银子的玻璃却能让我们看到自己 。?
人生箴言:
真正的尊贵不是手中有钱,而是坚强独立 。真正的幸福不是锦衣玉食,而是能安享逍遥自在、不受羁绊的乐趣 。爱钱的人很难使自己不成为金钱的奴隶 。多数人在有了钱之后,会时刻为保存既有的和争取更多的钱而烦心 。他的生意越大,得失心越重,就越难以找回海阔天空心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