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洗澡的方法

新生儿胎脂氧化后刺激皮肤 , 能使皱裙处皮肤淹烂 , 过热时排汗不畅 , 容易出痱子 。因此 , 健康新生儿要勤洗澡 , 促进血液循环 , 增强身体抵抗力 。并在洗澡时观察有无异常现象 , 以便及早处理 。
新生儿出生时 , 皮肤表面有一层灰白色胎脂覆盖着 , 具有保护皮肤、防止感染及保暖的作用 , 新生儿出生数小时后逐渐被皮肤吸收 , 不必洗去 。但耳后、头皮、腋下及其他皱褶处的胎脂可在生后6小时左右用消毒的植物油轻轻擦掉 。出生后3—5天 , 胎脂去净后 , 即可用温水洗澡 。
洗澡一般在喂奶前进行 , 以防呕吐 。要预先做好准备 , 室温合适 , 水温以37—38℃不烫手为宜 。肥皂选用刺激性小的或用婴儿沐浴露 。初次洗澡可用水或用消毒植物油擦掉皮上胎脂 , 脐带未脱落前不要全身放在水里洗 , 以免脐带受湿 。洗澡时用浴巾包好新生儿的身体 , 左手托住婴儿头颈部 , 用左手拇、中指把两侧耳轮向前压 , 防止水灌入耳朵 。婴儿下肢夹在母亲的腋下 , 使婴儿平躺在母亲左前臂上 , 左手用小毛巾擦净面部 , 然后依次洗头、颈、上肢、躯干及下肢 , 最后洗净臀部 。
新生儿的手是握着的 , 要注意分开婴儿手指及手掌 , 洗净褶皱处 。身上的肥皂或冰浴露用清水洗净 , 然后用浴巾擦干皱褶的地方 , 撒上少许爽身粉 。臀部和皮肤干裂处涂油 。脐根部涂95%酒精 , 促其干燥、脱落 。洗后穿换衣服 。如室温过低时可进行擦澡 , 注意颈部、腋窝及腹股沟等皮肤皱裙处的清洁干燥 。
【新生儿洗澡的方法】体重在1500克以下的早产儿 , 用消毒植物油轻轻擦拭皱褶处 , 以保护皮肤;2000克以下者可用温水擦浴;2000克以上的婴儿 , 生活能力及室温条件较好时可洗温水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