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有哪些最新观点


1.没有完全一样的人 。学会把子女看成是另外一个人 , 才能尊重子女 , 才不会强求一致非要把孩子改变成跟自己一个模样不可 , 这是办不到的 。
2.别抱太大希望 。家长望子成龙 , 容易让孩子背上沉重的包袱 , 使他们过早失去童年 , 家长的期望越大 , 孩子越难满足 。
3.应该鼓励的不是分数 。分数不见得能说明孩子学习是否勤奋 。应该鼓励的是勤奋好学的精神 。

民主型家教不等于不惩罚
尊重孩子行之有度



育人如同育树:“能顺木之天 , 以至其性焉尔 。”这是指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天性 , 让孩子自由发展 。但是在家庭教育实践中 , 尊重孩子却有一个“度”的问题:只有讲究好分寸 , 把握好尺度 , 才能使家长的有意引导和孩子的自主发展达到和谐的统一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 , 就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一、平等地位与主导作用平等地对待孩子是尊重孩子的首要条件 。家长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 , 在日常生活中 , 我们要允许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 , 鼓励孩子自己作一些决策 。比如问问孩子:“你想吃苹果还是香蕉?”和孩子一起协商:“星期天你想怎么安排?”等等 。其次 , 要学会做孩子的朋友 , 多参与孩子的活动 , 多和孩子一起嬉戏玩耍 , 成为孩子开心的伙伴 。
另外 , 还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给孩子的感受 , 经常与孩子保持同一视平线谈话 , 从一个简单的动作表情到教育方式的运用上都要体现与孩子的平等 。
但强调平等 , 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家长的主导作用 。孩子年龄小 , 是非辨别能力差 , 时时处处都需要家长的悉心引导才能进一步获得有价值的经验和知识 , 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但家长的这种主导作用不是通过强制性的手段来体现的 。针对孩子的特点 , 采用游戏的方式 , 往往更能体现平等与主导的结合 。比如 , 我想让孩子听故事 , 常常不是直接提出这一要求 , 而是说:“你看布娃娃太孤单了 , 他想听故事 , 你陪他好吗?”想让孩子玩橡皮泥 , 我就说:“小熊肚子饿了 , 你做一些面条给它吃吧!
”孩子不肯洗手 , 我就一边念儿歌一边和孩子做洗手的游戏 。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气氛中 , 孩子不知不觉地接受了家长的要求 , 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
二、自由发展与遵守规范每一个孩子都有其自身成长规律 , 只有尊重这一规律 , 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 , 才能调动孩子内在的发展积极性 , 发挥其主动性 , 更好地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家庭中 , 只要无碍孩子的健康、安全和他人利益的活动 , 都可以让孩子尽情探索、自主选择、自由创造 。比如 , 我们规定星期六晚上是孩子自由活动的时间 , 只要孩子不干出格的事情 , 我们从不干预 。
我们家的电器设备 , 除了电源总开关及插座规定不允许孩子动外 , 其他都鼓励孩子动手操作 。这既增加了孩子探索的乐趣 , 又使孩子学到了必要的生活知识 , 可谓一举两得 。
当然 , 尊重孩子的自由需求并不等于放任孩子 。俗话说:“没有规矩 , 不成方圆 。”只有自由与规范相结合的教育才真正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因此 , 在给孩子自由时一定要有相应的规则约束 。比如 , 在家里 , 要让孩子知道各种用品、玩具都有固定的位置 , 使用后应物归原处;每日饮食起居也要有一定的规律 , 按时就寝 , 按时起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