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如何预防视网膜病变?

在给宝宝测试视力时 , 教授发现宝宝的眼睛左右摆动 , 不能注视物体 , 眼底检查和超声波探察发现宝宝两眼内各有一处异常病变 。根据这些情况 , 教授对王强夫妇说:“你们的孩子患的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 今后很可能会看不见东西 。”早产儿如何预防视网膜病变?

一年前 , 王强夫妇盼望已久的儿子终于降生了 。多年来 , 小两口为婚后不能生育伤透了脑筋 , 他们几乎跑遍了全国大小医院 , 但妻子的肚子始终都没有动静 。最后在北京一家医院采用试管婴儿的方式让妻子怀了孕 。虽说早产两个月 , 但孩子长得白白胖胖 , 招人喜欢 。可不知为什么 , 这孩子都快一岁了 , 还不会辨认爸爸妈妈 , 不会抓玩具 , 但却经常用手抓眼睛 。
这些异常的现象开始并没有引起夫妇俩的注意 。直到最近 , 小王发现宝宝的眼睛里长出了两个白点 , 夫妇俩这才感觉事情不妙 , 赶紧抱上宝宝去了医院 。
眼科教授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在给宝宝测试视力时 , 教授发现宝宝的眼睛左右摆动 , 不能注视物体 , 眼底检查和超声波探察发现宝宝两眼内各有一处异常病变 。教授还从王强夫妇处了解到:宝宝是个早产儿 , 体重不足1500克 , 又遇难产 , 经过吸氧并在温箱内抢救10天才转危为安 。
根据这些情况 , 教授对王强夫妇说:“你们的孩子患的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 今后很可能会看不见东西 。”这句话犹如五雷轰顶 , 王强夫妇赶紧问:“教授 , 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能够治愈吗”教授耐心解释说:“正常眼睛是一个球形结构 。眼球壁的最内层为视网膜 , 也就是我们看到物体的感光层 , 早产儿的视网膜血管容易出现病变 , 即在玻璃体内异常增殖 。这种异常结构一方面阻止了光线到达视网膜 , 影响了玻璃体的透明度 , 另一方面增殖组织会牵拉视网膜 , 引起视网膜的脱离 , 导致患儿失明” 。
让人遗憾的是 , 现在有不少像王强夫妇这样的父母 , 对这种新生儿眼疾认识不足 , 不注意早期观察 。实际上 , 只要父母平时多加注意 , 很多孩子可免遭厄运 。那么 , 怎样才能尽早发现呢
一般说来 , 新生儿眼睛一出生就有感光功能;3个月时出现手眼协调 , 会用手去抓跌落的物体 , 并开始认识母亲和熟悉的物品;6个月时能分辨熟人和陌生人;1岁时可以注视3米远的物体 , 能区别物体形状 , 开始喜爱看图画 。父母要随时注意孩子生长发育期间的视力变化 , 如在相应的阶段里达不到上述视力标准时就应引起警惕 , 尽早求医 。
为了预防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 国内外专家建议 , 对有发病危险的新生儿 , 如同时有胎龄不足38周或者体重低于2000克 , 并且出生后发生窒息、接受过吸氧或输血治疗的新生儿 , 必须常规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检查 。检查中一旦发现有病变 , 应及时进行冷凝或激光光凝治疗 , 阻止病变进一步发展 , 避免悲剧的发生 。
【早产儿如何预防视网膜病变?】(编辑:张蔚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