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学的高考状元柏邦妮

柏邦妮 , 80后女孩 ,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在读研究生 。她曾因成为退学的高考状元而备受关注 , 也曾因《写给妹妹的一封信》而走红于网络 。
最近一次“亮相” , 则缘于年轻如斯的她成为新版《红楼梦》的主力编剧 。
柏邦妮原名张珊珊 , 1982年出生于江苏连云港 , 父母都在科研单位上班 。尤其是讲究的母亲 , 是柏邦妮最好的生活老师 。
有一次 , 母亲高烧到神志不清 , 送她去医院前 , 她却挣扎着爬起来说:“不给我化妆我不出门!”这一幕 , 多年后的柏邦妮仍然印象深刻:“母亲对妆容的坚持简直就是一种了不起的生活态度:
一个女人 , 无论何时都要美丽骄傲地面对生活 , 高高地抬起自己的头颅 。”这份自立与自信 , 一直伴随柏邦妮至今 。
高考那年 , 柏邦妮不负父母所望 , 以全省艺术类状元的高分考进南京艺术学院 。
谁也没有料到 , 柏邦妮来了个大转弯:
当了一年的乖学生后 , 她对电影艺术产生了兴趣 , 竟然决定退学!家里人万分劝阻 , 柏邦妮仍坚持自己的意见:“我到北京电影学院当旁听生去 。”就这样 , 柏邦妮拖拉着12捆书和4个编织袋 , 成为南京艺术学院校史上第一个退学的人 。
反正已经被贴上“叛逆”的标签 , 在北京电影学院 , 柏邦妮变得更加随意坦荡:住在北影厂每天15块钱的招待所 , 交一万块的昂贵学费 , 一天看四部电影 , 背英语到深夜两点 , 逃一切她认为没价值的课 , 听一切她感兴趣的 , 混迹文学系所有班级 。
20岁那年 , 柏邦妮看了一部美国电影———《邦妮与克莱德》 , 当她看到那个双手持枪的女主角邦妮 , 与强大命运作永久的斗争 , 最后在阳光下身中167枪无比壮丽死去的镜头时 , 她心动了 , 那一刻 , 她给自己起了一个响当当的笔名———柏邦妮 , 从此 , 张珊珊变成了柏邦妮 。
而这一名字真正为人所知是因为一封题为《写给妹妹的一封信》的家书 。这封信在网上大肆流传 , 被引为给年轻女孩指导生活的经典之作 。“柏邦妮”开始频频出现于各大网站的专栏 , 她的文字干练、直接 , 并富有精神张力及生活气息 。
2003年9月 , 有伯乐请柏邦妮撰写一个电视剧剧本 。那时 , 《水浒传》火过不久 。柏邦妮特喜欢里面的燕青 , 觉得这个人物大有题材可挖 , 于是噼里啪啦写起了30集的电视剧剧本《浪子燕青》 。平均每天2 。
5万字 , 一个半月完成初稿 , 再用一个半月修改六遍 , 惴惴不安地送交导演 。
导演对柏邦妮是否找枪手帮忙深表怀疑 , 因为在他看来 , 一天一万字已是极限 。柏邦妮丝毫没有为自己“申辩” , 反而乐得不行:
为期三个月的卖命写作 , 换来了20万元 。柏邦妮用这笔钱在老家为父母买了一套宽敞的房子 , 付了首期 。自己的成长能让父母感到释然 , 是柏邦妮最想要的结果 。
这一年 , 她念大三 。
随着《浪子燕青》在各大卫视播出 , 柏邦妮开始为业内人所知 , 并不断有人向她约写各类剧本 , 柏邦妮照单接下 , 都市言情剧、古装武侠剧、民国土匪剧一一尝试过 , 其中包括备受好评、被誉为“中国大地上最后的神话”的电影《黄土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