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培训课,育儿先育己( 三 )


对付焦虑:充满亲情的抚触是最佳“安慰剂”
李晖的儿子4岁,他的最大问题是一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就会嗷嗷叫,最严重的一次,是幼儿园班上的同学抢了他的皮球玩,李晖儿子去要,对方嬉笑说,“不还不还就不还 。”谁知李晖儿子“咔”一下就咬了自己的胳膊,把老师和同学吓了一大跳 。老师问他为何如此,他说:“我没用,连一个球也要不回来,我恨死我自己了!
无独有偶,李晖好友的女儿也有这促焦虑过度的倾向,为了邻居家的小孩在游乐场上不把秋千让给她,她就铆足了劲儿揿自己的手心,在那里揿出了一个绛紫印 。
有意思的是,这两个小孩在0-3岁的成长阶段,都有过寄养在祖辈家中的经历,李晖是因为出国陪读,李晖好友是因为跑营销,没空管,干脆图省事,把孩子托付给了爷爷奶奶 。
“亲子课”上的情境教育
亲子培训中心的老师表示:像他儿子这样的孩子,少的是李晖的“抚触滋养”,从而使他的焦虑与反常渲泻,都与心中缺少安全感息息相关时,李晖差点笑了:“你是说我应该抚摸我儿子,以解除他的皮肤饥饿,稳定他的情绪?可是,孕产中心教的那种抚触操,都是针对婴儿的呀!
亲子课上,老师纠正李晖的观点时说:“足够的抚触,对青春期之前的所有小孩,都是有效的,有稳定情绪的奇妙功效 。”
“亲子课”教程关键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