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35周:分娩十大危情之胎膜早破

【孕35周:分娩十大危情之胎膜早破】胎膜在临产之前发生破裂称为早破水,这是分娩时十分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通常是由于胎位不正、骨盆狭窄、胎宝宝的头与妈妈骨盆不相称、羊水过多所致,但当子宫颈口发生病变,如多次做人工流产使子宫颈重度裂伤、形成疤……
胎膜早破(早破水)
危情真相
胎膜在临产之前发生破裂称为早破水,这是分娩时十分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通常是由于胎位不正、骨盆狭窄、胎宝宝的头与妈妈骨盆不相称、羊水过多所致,但当子宫颈口发生病变,如多次做人工流产使子宫颈重度裂伤、形成疤痕,可使羊膜腔内压力不均匀,致使胎膜早破;除此,在孕末期依旧进行性生活,引起子宫内感染,特别是精液内的前列腺素,诱发了子宫发生收缩,从而改变了羊膜腔内的压力造成早破水;另外,剧烈的咳嗽、突然大笑、或大怒、做较重的体力工作、外力冲击腹部、摔倒等,都可使腹腔内的压力骤然升高,压迫胎膜,遭到破裂 。
“险”要表现
孕妈妈可突然感到有水从阴道内流出,时多时少,连续不断地往外流 。如果胎膜破口较小,或破裂的地方较高时,则羊水的流出量少,如果从阴道内往上推动先露时有羊水流出,即可确定是胎膜早破;反之,推动先露部但并不见流液增多,往往可能是尿失禁 。胎膜早破对母子二人都有危险,必须赶快去就医 。
不良结局
胎膜是胎宝宝的保护膜,一旦破裂便失去了保护作用 。首先,细菌可沿着阴道上行进入羊膜腔内感染胎宝宝,使胎宝宝发生缺氧;其次,细菌也可经胎盘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菌血症、败血症,还会增长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和羊水栓塞的机会,使妈妈生命受到威胁,除此,羊水外流致使子宫变小,刺激子宫发生收缩,如果此时尚不足月,就会引发胎宝宝早产,由于器官功能不全,因此生活能力差,对胎宝宝生存很不利;另外,还可造成严重威胁胎宝宝生命脐带脱垂 。
化险为夷法
方法1
孕妈妈也一定要在孕期定时做产前检查,一般在怀孕5—7个月间,每个月去做一次检查;怀孕7—9个月,每半个月去做一次检查;怀孕9个月以上时,每周去做一次检查,有特殊情况随时去就诊 。
方法2
不要去做剧烈的活动,不要再提重物,也不要走长路、跑步、长途颠簸及工作得太紧张;避免去拥挤的场所和挤公交车 。
方法3
在怀孕的末期3个月,一定要减少性生活,尤其是最后的1个月,切记性生活是禁止的 。
方法4
一旦破水,不管是否到预产期,有没有子宫收缩,都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为了预防胎宝宝的脐带脱出,破水后应立即抬高臀部躺下,外阴垫上一片卫生棉,不可再入浴,就是赶往医院的途中也需采取躺卧姿势 。
方法5
胎宝宝尚未足月时发生破水,可采用期待疗法治疗 。怀孕28—32周时,应力争保胎治疗,以维持到怀孕3周或以后分娩,怀孕33—35周时,特别是33—34周时,则应在保持外阴清洁的情况下等待48—72小时,如果没有感染可期待至35周,以明显降低胎宝宝发生不测 。
方法6
如果胎宝宝发生宫内感染、缺氧窘迫时,应紧急做剖腹产手术,尽快让胎宝宝出世 。
推荐阅读的: 有规律的宫缩是分娩开始的标志即将临产的征兆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