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超4成新股“募不满” “新股不败”神话正被打破( 三 )


值得一提的是 , 上市首日昀冢科技股价确实曾达到32元/股的高点 , 但随后即开启了一个月的下跌期 , 最低跌至16.48元/股 , 截至5月24日收盘 , 公司股价22.12元/股 。这意味着公司仍然享受了上市带来的估值溢价 。
理性看待注册制下的优胜劣汰
尽管有多家公司募资不足 , 但也有不少企业实现了超募 。
4月27日在创业板上市的中红医疗(300981.SZ)原计划募资7.08亿元 , 实际募资20.25亿元 , 超募186% 。
对此 , 有投行人士认为 , 新股发行无论募资不足还是超募 , 实际上都属于正常现象 , 成功发行本身并不是必然事件 。一个理性的市场 , 必然是有的项目发行成功 , 有的项目铩羽而归 。目前IPO市场已经开始出现明显分化 , 新股超额募资和募资不足并存 , 新股破发频现 , 打新收益率也在下降 。多方博弈下 , “募不满”这一状况预计还将批量出现 。
“未来有一两单发行失败的企业出现后 , 投行就会主动屏蔽掉一些体量小、可投性差的企业前来上市 , 这对市场来说也未必是坏事 。”前述投行人士表示 。
而在优化定价机制方面 , 有行业人士建议 , 可以通过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报价、修改相应询价条款等方式来完善询价机制 。
前述中小券商投行业务相关负责人直言 , 全面推行注册制已经有近2年的时间 , 但券商保荐在给新股制定投价报告时依然缺乏科学成体系的手段 , “多数还是在参照已上市同类型公司的平均市盈率” 。
“建议可以培育第三方机构出具新股投价报告 , 与保荐机构互相佐证 。另外结合近期中小盘股的表现 , 注册制下新股发行量可能只有一两千万的公司 , 可不可以直接定价 , 至于会不会发行失败或者上市后二级市场投资者买不买账 , 就交给市场去判断 。”该负责人称 。
此前 , 针对机构压价问题 , 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建议 , 将规则中“剔除拟申购总量中最高报价10%申购量”修改为“将高于或低于全部报价中位数与加权平均数孰低值50%的价格所对应的申购全部剔除” , 或者“将全部报价中位数与加权平均数孰低值一倍标准差之外的报价所对应的申购全部剔除” , 从而引导市场从划线剔除 , 转向针对极端报价剔除 。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DF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