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风暴升级!托管矿机遭遇“拔网线” 比特币概念股崩了( 二 )


嘉盛集团称,一旦全球监管机构下定决心“围堵”加密货币,可以做到的方法有很多 。例如,可以通过银行系统切断法定货币对加密货币的买卖支持;禁止网络平台一切关于加密货币的讨论和广告 。此外,潜在的监管手法还包括可能让苹果、微软禁止在自己的操作系统上安装任何加密货币钱包和客户端 。
自去年10月以来的机构投资者加速涌入潮已有瓦解之势 。高盛近日表示,近期,加密货币市场中,机构投资者参与度放缓,加密货币ETF流入资金减少、替代币层出不穷,市场再度被散户所主导 。这种从机构到散户的转变,正加大市场大跌的可能性 。
“挖矿者”的“锄头”还能挥多久?
整顿风暴席卷之下,无论是加密货币市场生态的重要参与者“矿工”们,还是数字交易平台等服务商,抑或是各路投资者,对于币圈的信仰与心态正在发生变化 。
一位长期投资币圈的“矿工”对采访人员表示,近期比特币大跌,对于“挖矿”的影响相对来说比较小,而且“矿工”的收益可能还会有所增加 。“价格下跌之后,交易量反而高了 。交易越频繁,产生的交易费有一部分给了矿工做奖励 。”
不过,对于市场整肃之风,他并非没有担忧 。“一次大跌没影响 。但是如果连续大跌,等到价格跌至临界值,挖矿的收益就会一直被压缩 。可能连电费都付不起了 。”
剧烈波动之下,有挖矿者的币圈信仰开始松动 。采访人员了解到,近期,比特币、狗狗币等虚拟货币的坚定“带货者”马斯克频繁改变立场,同时国际范围内,包括美国财政部、欧洲央行等对于虚拟货币发出监管信号,令更多的挖矿者纷纷转向观望 。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前已膨胀至2万亿美元市值的加密货币市场,是建立在“高能耗”的基础上 。
自去年以来,在火爆行情的带动下,矿工的“挖矿”收益随之攀升 。为了不在算力竞争中落后,获得更稳定的“挖矿”收益,“矿工”们对于矿机的追逐可谓热烈——“矿工”会主动更新装备、提升算力,增加“挖矿”概率 。
算力的急速提升也会导致电力的大量消耗 。剑桥大学比特币耗电量指数的最新数据显示,比特币“挖矿”每年耗电量预计为133.68太瓦时(1太瓦时为10亿度电) 。这一数字超过了瑞典的耗电量,位居全球各国耗电量第27位 。
嘉盛集团对采访人员表示,当前,整个“挖矿”产业最担心的是,环保行动会不会对“挖矿”有所限制 。该集团称,以一个月50台矿机为例,大概花费的电费在4万至5万元人民币(按照0.32元/度的恒定电价) 。对于“矿工”而言,只要能持续挖矿就能有收益,最怕的就是停电 。
眼下,“矿工”们的担心或将成为现实 。5月18日,内蒙古发改委网站发布关于全面清理关停虚拟货币“挖矿”项目的工作要求,表示将进一步拓宽虚拟货币“挖矿”企业问题情况来源渠道,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保障作用,特设立虚拟货币“挖矿”企业举报平台 。
相关报道:
金融委重磅定调!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 严打证券违法!股市影响几何
谁导演了这场“币灾”?监管全线加码 银行加大交易围堵 “上车”还是“告别”?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DF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