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类公司又现造假案 四年虚增收入230亿元

_原题为:警惕!这类公司又现造假案,四年虚增收入230亿元

警惕!这类公司又现造假案 四年虚增收入230亿元

文章插图
涉农公司造假风波又起 。
一纸罚单的落地,“肥料大王”万连步的光辉形象轰然倒地,*ST金正造假案也尘埃落地 。从调查结果来看,*ST金正2015年至2017年的3份年报,以及2018年半年报,均存在虚假记载 。
有市场人士分析,涉农企业生产要素天然制约,单位面积产值有限,在无法合理实现高速扩张的情况下,造假成为它们迎合投资者的“捷径” 。
累计虚构收入230亿元
金正大是一家主营肥料的农资企业,复合肥产销量曾连续多年位居国内首位,创始人万连步一度被称为“中国肥料大王”、“中国复合肥大王” 。
5月20日晚,*ST金正触目惊心的造假被监管部门一层层剥开:虚构贸易业务虚增收入利润,未按规定披露关联方及关联交易,部分资产、负债科目存在虚假记载等 。
最令人震惊的是*ST金正虚构的贸易,造假金额之大令人咋舌 。
警惕!这类公司又现造假案 四年虚增收入230亿元

文章插图
*ST金正的第二宗罪,是未按规定披露关联方及关联交易 。
在2018年、2019年年度报告中,*ST金正将诺贝丰(中国)农业有限公司(下称“诺贝丰”)披露为关联方 。经调查,*ST金正对其与诺贝丰关联关系披露不准确 。*ST金正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万连步的妹妹万雅君系诺贝丰的实际控制人 。
【警惕!这类公司又现造假案 四年虚增收入230亿元】*ST金正对其与诺贝丰之间的关联资金往来披露也不准确 。2018年和2019年,*ST金正通过预付账款方式,分别向诺贝丰支付非经营性资金55.4505亿元、25.2902亿元 。上述资金往来未按规定披露 。
上述资金大部分被*ST金正划入体外资金池、资金池内资金主要用于虚构贸易资金循环、偿还贷款本息、体系外资产运营等 。2018年和2019年,*ST金正也未按规定披露其与富朗(中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诺泰尔(中国)化学有限公司的关联关系及关联交易 。两家公司的未披露金额合计达数亿元之巨 。
此外,*ST金正部分资产、负债科目存在虚假记载 。
经调查,公司在2018年年报中虚减应付票据、其他应收款9.28亿元;在2019年半年报中虚减应付票据、其他应收款10.28亿元 。
同时,*ST金正在2019年年报中虚增存货31.9715亿元,虚增利润总额1.4181亿元,虚增负债(其他应付款/应付职工薪酬)1435.84万元 。
造假案涉及8名高管
*ST金正这一长达数年的巨额财务造假案,波及面有多大?
公告显示,上市公司重要高管均涉及其中,其中包括董事长、董事万连步,原财务负责人李计国,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财务负责人唐勇,原副总经理崔彬,董事、首席执行官高义武,副总经理颜明霄,副总经理郑树林,副总经理徐恒军8人 。
警惕!这类公司又现造假案 四年虚增收入230亿元

文章插图
除了罚款外,监管部门还对主要责任人施以市场禁入的处罚 。
警惕!这类公司又现造假案 四年虚增收入230亿元

文章插图
涉农公司造假风波不断
涉农企业生产要素天然制约,单位面积产值有限,与投资者喜好的资本高速扩张形成了天然的矛盾,矛盾激化下,“造假”成为不法公司迎合投资者的捷径 。
早在2002年就退市的蓝田股份曾经轰动市场,蓝田股份曾被冠之以农业神话的头衔,当年公司的蓝田野藕汁、野莲汁饮料销售收入达5亿元之巨,但随后其财务指标来了一个“大反转”:1999年到2000年的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级调整至千万元级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