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最新重磅发言!涵盖人口问题、数字货币等热点( 二 )


周小川指出,绿色金融的工具很多,包括股权产品、债券产品、私募股权资金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将很多金融资源引导过来,减少碳排放,同时引导这些资源去支持、去实现未来的碳中和 。
周小川提醒,从未来发展道路以及金融市场上的各种金融服务来讲都有很多的风险,也涉及气候变化 。
“我们都知道减排以及未来投资也有很多风险,这些风险也需要进行管理 。金融系统历来是管理风险的一个重要参与者,金融市场也是风险管理的主要场所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管理风险也是绿色金融的一个重要内容 。”周小川说 。
亚洲如何吸引新资金实现坚实复苏?
进入2021年,随着世界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和多国保持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明显加快 。但新冠肺炎疫情仍以波浪式在全球蔓延,传染性更强的变异病毒加大了防疫抗疫的难度,导致世界呈现多速复苏 。
亚洲国家最早步入复苏轨道,但疫情仍成为直接影响经济表现的主要变量 。要实现坚实复苏,亚洲的新资金从哪里来?
周小川认为,第一,要重视二十国集团的缓债安排和全球及区域金融安全网提供的资金支持选择 。周小川说,希望IMF能进一步研究赋予SDR更多国际储备货币功能,使成员国能更灵活地使用和借入SDR,用来应对流动性和公共支出需要 。亚洲区域金融安全网《清迈协议》也在今年增加了本币出资条款,提高了自主贷款的比例 。各层次金融安全网可为亚洲国家,特别是疫情下表现脆弱的国家,提供更多稳定宏观经济的资金支持选择 。
第二,重点吸引社会责任投资、中长期以及股权投资的资金 。周小川表示,首先,在当前全球低利率环境下,亚洲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应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并考虑将债权转换成股权,来帮助解决政府债务负担过重的问题,保证政府对关键基础设施投资以及相关产业的前期投资,带动私人投资 。
同时,引导绿色产业发展,统一绿色金融标准制定,健全绿色信息披露机制,提供更多信贷、债券和股权产品,吸引全球社会责任投资(ESG)机构的资金进入 。
此外,亚洲由于拥有众多成长性高的科技创新企业,已经成为全球私募股权、风险投资基金的首选目的地 。亚洲需要更好地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优化监管框架,更好地吸引股权类风险资金,加快数字化转型 。
第三,更好地利用亚洲内部资金 。周小川指出,亚洲经济快速增长使亚洲整体保持较高国民储蓄率,全球排名前十的主权财富基金都集中在亚洲 。亚洲还有上海、东京、香港、新加坡等国际金融中心,在聚集全球资本、促进本币合作、投资新业态新领域、服务实体经济上一直发挥着重要枢纽作用 。
他还提到,亚洲多国在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同时,稳步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开放作出了制度性承诺 。此外,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日本“高质量基础设施伙伴关系”倡议、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等区域性、全球性互联互通倡议有效对接,也将有力推动亚洲区内资金融通 。
第四,进一步推动中日投资合作 。周小川表示,作为全球贸易大国和投资大国,中日加强投资合作,可以为两国、亚洲乃至全球经济可持续复苏带来急需的新资金和新技术 。后疫情时代,绿色产业革命和数字经济转型本身就需要大量新资金,光靠一国财力或国际机构支持不能实现,必须要形成合力,快速聚合资金,发挥各自生产要素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