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小儿鼻窦炎 中医药方家长最佳的选择


如何治疗小儿鼻窦炎 中医药方家长最佳的选择

文章插图
鼻窦炎的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会出现呼吸不畅,流鼻涕,头痛等情况,同时会影响到儿童的健康发育 。那么中医是如何治疗小儿的鼻窦炎的呢?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下面就为大家说说治疗鼻窦炎的辩证疗法!
本病属中医“鼻渊”、“脑漏”范畴 。
治疗一般采用消炎、通窍,或温中、扶正祛邪等法 。
肺气虚寒型
常见鼻塞、多黏脓性涕、嗅觉减退,稍遇风寒等刺激,鼻塞及流涕加重,并有疲倦、气短、头晕或有咳嗽,舌质淡,苔薄白,脉缓 。
参苓粥:
党参20克,白茯苓20克(捣碎),生姜10克,白芷6克,粳米100克 。先将党参、茯苓、生姜、白芷浸泡30分钟后,水煎去渣取药汁,用药汁煮粳米,粥熟时服用 。
黄芪炖乳鸽:
黄芪20克,山药15克,红枣8枚(去核),生姜3片 。将乳鸽去毛与内脏,与上述药物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文火炖3小时,调味吃肉饮汤 。
脾气虚弱型
常见鼻塞、多黏脓性涕、嗅觉减退、少气乏力、食少腹胀、面色苍白、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 。
白术苏叶猪肚粥:
白术30克,苏叶10克,猪肚100克(切片),生姜2片,粳米100克 。先将白术、苏叶煎熬取汁,同猪肚、粳米煮粥,最后加入生姜等配料服用 。
扁豆芡实山药粥:
扁豆30克,山药30克,芡实30克,粳米60克,同煮粥食 。
每日1次 。温馨提示:
一般流鼻涕如黄浊则饮食清淡为宜,勿食辛热煎炒之食物,如鼻流清涕,面色苍白者,则多体虚,饮食勿过于苦寒、生冷,饮食疗法可适当温补,以增强体质,有利于病情好转 。此外,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对减少儿童鼻窦炎发作尤为重要 。
在发现孩子患上鼻窦炎之后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并且做好孩子的护理措施 。那么,小儿鼻窦炎怎么护理?
患鼻窦炎后要积极使用抗生素,最好肌内汗射育霉素,同时用1%新霉素十麻黄素滴鼻,1天3次,每次2~3滴 。也可用热毛巾或热水袋局部热敷、这样可促进炎症的吸收 。因鼻堵常谢口吁吸,所以口及咽部发十,可给忠儿少量多次饮水 。保持湿润 。室温不宜过高、燥热的空气可以使鼻粘膜充血,增加鼻堵 。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还废适当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 。
1、鼻窦炎的治疗分为全身及局部两类 。全身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生素,因为鼻窦炎多为细菌特别是化脓菌引起,所以使用抗生素十分必要,也是十分有效的 。最好采用肌肉注射或静脉点滴 。效果要比口服快 。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
2、局部治疗主要是引流脓液及局部滴药,常用的局部引流方法叫阴压法,要到医院去做 。
即用一种抽引装置将鼻腔的空气抽出,造成真空负压,从而使鼻腔内的脓液被引流出来 。还可惜此负压引入药物,达到直接用药的目的 。这种疗法每天一次,五天为一疗程,通常进行几个疗程之后,就会收到良好效果 。家长要作好孩子思想工作与医生配合好,吸引时发出“开”的声音 。
3、简易的局部治疗还属往鼻腔内滴药,这样药液可以直接接触鼻粘膜 。从而充分发挥药效,操作也简单 。
4、滴鼻药如麻黄素等多有苦味,滴鼻时容易流到咽后部,病儿会感觉不适,所以滴药后都可用清水漱口,以清除咽部残留药液 。
5、麻黄素收缩血管,暂时减轻充血使鼻腔通畅,但因其还有后扩张作用 。不久鼻堵又复出现,鉴于这种副作用,麻黄素不可多用,更不适合于小婴儿 。
6、房间内要通风换气,保持适当湿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