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教育法



独生子女给人的印象通常是:有优越感,能克服寂寞,具有独创性 。同时,独生子女也给人自私、不合群等印象 。独生子女因为没有兄弟姊妹,因此,父母亲不妨多带孩子与亲戚朋友的小孩相处,甚至可以带他们到公园或公共场所认识新朋友,提供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去发展自己的友谊 。
此外,父母不必过于担心独生子女的心理发展 。因为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发展出一套单独面对生活的能力 。
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应注意以下四种方法 。
1、要把爱护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防止过分溺爱或刻板说教两个极端 。力求做到爱中有教,教中有爱 。
2、要培养孩子与他人平等、礼让的生活习惯,克服独霸和事事占先的心理 。
3、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东西,培养孩子合群的性格 。
4、教育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主动帮助他人 。


------------------------------------------------------------------------------------


告诉孩子一个道理
大脑没长好,青春要“逆反”




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与“逆反”的青少年争执而无可奈何,甚至苦恼不堪 。成年人把所有的争执归结为经验,觉得这是因为青少年尚未踏入社会,观念有待成熟 。
不过,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答案可能要更为复杂 。
一些神经学家认为:在青春期,大脑并没有完成结构构建,其中用于社会评判和自我控制等机能的高级部分,要到二十几岁才能成熟 。
长期以来,大脑完全成形被认为最迟在孩童的后期 。人出生后的一两年是大脑生长的关键期,大脑皮层的低级区域,也就是控制身体感觉和运动的部分在孩童早期就已经达到了稳定 。加之人类脑的重量在5岁时就已经达到成年时的95%了,这使得在青春期所发生的变化容易被人们忽略 。
新的发现表明,人脑的成熟过程可能比预期的长 。换句话说,人的最隹学习时期可能会随之延长 。
专家认为,在青春期阶段,大脑中参与高级思维的部分先产生过多的神经回路,为大脑的成熟提供基础,然后再加以润色、修剪,最后定形 。如果这种解释成立,也许青春期逆反心理的成因就不足为奇:由于青少年的脑顶叶和前叶部分尚末成熟,决定了他们的计划、自我控制会时常处于混乱之中 。
雄心勃勃的父母们现在用不着再一味责怪自己的孩子了,如果发现在2岁时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有困难的话,那么,到他14岁时仍还有一次努力的机会 。


------------------------------------------------------------------------------------


独生子女教育法
让你的孩子说“不”




给一个孩子时间和机会来让他自己发现他的能力和智慧,这是相当重要的 。这意味着要听他说话,并且尽可能认真地对待他的“不” 。如果在一岁时,孩子自然倾向的说“不”从不被尊重,那么他可能变得过分顺从,因为他也非常需要他父母的爱和赞同,不然就完全相反变得很固执 。大部分的父母,如果有人问他们的话,都会赞同地说,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为一个有自己思想的人,而不是卑屈地听从他人的指令 。
说“不”毫无疑问包含了好斗和拒绝的成分,而且在这个决定性的阶段,孩子需要有一些这样的经历,即能够表达这些感情而不会受到惩罚或者使自己感到仅仅是顽皮而已 。